利比亚港口:北非石油命脉与地缘博弈焦点

利比亚港口:北非石油命脉与地缘博弈焦点

【文章开始】

你知道吗?就在此刻,至少有30艘巨型油轮正挤在利比亚的港口排队装货。这个北非国家的海岸线像条被烤焦的黄金项链,串着十几个能左右国际油价的神秘码头——但为什么全球都在盯着这些锈迹斑斑的港口


石油!石油!还是石油!

利比亚港口的核心价值,用三个字就能说清:黑金子。虽然这个国家整天打仗,可它坐拥非洲最大已探明石油储量(484亿桶,够全世界用半年)。重点来了——90%的出口都得靠港口运出去。比如:
- 锡德尔港:日均吞吐200万桶,相当于整个俄罗斯日产量的1/5
- 拉斯拉努夫港:那些超大型油轮(VLCC)唯一能停靠的北非深水港
- 祖韦提奈港:意大利人最爱的轻质原油出口地

去年有个月港口被民兵占领,国际油价立刻飙了8%,你说重要不重要?


码头上的权力游戏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港口现在更像"军阀储蓄卡"。自从卡扎菲倒台后,每个港口背后都站着不同的势力
- 的黎波里政府控制西部的米苏拉塔港(但经常被土耳其军舰"保护")
- 东部军阀哈夫塔尔攥着锡德尔港(靠俄罗斯雇佣兵看场子)
- 南部部落偶尔会抢劫祖韦提奈港的输油管道(就当收"过路费")

最魔幻的是2020年,有艘中国油轮在拉斯拉努夫港外海漂了三个月——因为交战双方都宣称对船上石油拥有主权,最后是联合国出面当和事佬才放行


锈蚀的摇钱树

按理说躺着赚钱的港口,现在却破败得让人心疼。基础设施老化程度可能超乎想象
1. 输油管道平均年龄35岁(比操作工人都老)
2. 装船速度比沙特慢2倍(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设备还在用)
3. corruption导致每桶油有$1.2"消失"(业内公开的秘密)

有个意大利工程师跟我吐槽:"在祖韦提奈港修根输油管,审批文件要盖48个章——其中23个部门连办公室都找不到。"


新玩家的赌局

最近港口开始出现些有趣变化。中国公司正在帮扩建米苏拉塔港的集装箱码头(虽然现在吞吐量才上海港的0.3%),土耳其人则疯狂投资拉斯拉努夫的防波堤。最绝的是俄罗斯,他们用"安保合同"换到了锡德尔港的优先使用权。

这或许暗示着:当大国们抢着修港口时,利比亚的石油霸权游戏正在进入2.0版本。不过具体各方的真实意图,可能得等下次港口冲突爆发才能看清。


港口的未来是蓝色的?

有个很少被讨论的事实:利比亚海岸线渔业资源超丰富。米苏拉塔港的渔民老阿里跟我说:"以前这里每天能捕300吨沙丁鱼,现在油污让鱼群都跑了。"或许某天石油挖完了,这些港口还能转型渔业枢纽?当然,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想法有点过于乐观了。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