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2311:探索猪肉行业的未来趋势
生猪期货2311:探索猪肉行业的未来趋势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家猪肉储备调节机制改革,未来生猪期货市场将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定价、储备调节的作用,促进猪肉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据悉,2016年,大商所在生猪期货运行基础上,联合中粮、瑞达期货共同开展了生猪期货交易,建立起猪粮比价的养殖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该系统对养殖企业的“锁定”损益进行动态管理,增强了相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性、稳定性和效率。
“去年以来,通过深度培训生猪期货,引导和促进生猪产业链企业对期货认识认识、运用,帮助企业制定完善了生猪产业链风险管理计划,助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瑞达期货总经理葛国栋表示,“从上一年度的案例和案例可以看出,国家的生猪价格市场化改革,使得猪企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从养殖的思路出发,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实现稳定经营,也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体现。”
据他介绍,在市场运行稳健、生猪期货价格代表性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18年以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能够更好地服务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价格稳定、保障供应安全。
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全行业立项的基础上,有效发挥了保险+期货在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成为广大养殖户在参与生猪期货套期保值过程中需要的重要参考。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商所农保计划已在河南、湖北等省区落地实施,其中,白象集团与国家级贫困县西马威县政府签订了合约30万吨、保费共416万元,在定点帮扶资金中占比达93.4%。项目采取的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受灾情况下通过保险+期货的方式,发挥了期货市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作用。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是河南、湖北、江西等生猪主产区和猪肉主要生产大省的重要抓手。生猪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保险+期货”项目效果,为相关地区产业发展及当地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次项目在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得到了相关市场人士的普遍认可。2021年,大商所将生猪期货首个合约顺利运行两年,保障养殖利润近1200万元。目前,生猪期货已成为生猪养殖户、屠宰企业和饲料养殖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与大商所互换工具,为产业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生猪期货2311:探索猪肉行业的未来趋势(摘要)
操作建议:中期关注需求端及供应端的配合,维持对猪价中期看好观点。生猪期货2311:中期看好猪价,短期看养殖户稳定,价格仍在低位,可关注盘面反弹后的获利情况,中长期看价格仍会维持低位震荡。交易建议:偏多思路操作,逢低做多,套保可获利离场。风险因素:天气炎热、仔猪腹泻等
大商所:干辣椒期货品种上市后,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大商所一直积极主动,并积极开展工作,以确保我国及周边地区产业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干辣椒期货于2019年11月12日上市,现已运行了两年时间,预计上市后市场运行将比较有序。大商所还将努力推出更多的服务手段,为相关产业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好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一是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交易,包括优化政策性品种交割流程、扩大交割范围等,稳定相关产业企业经营预期。二是促进了东北地区价格基准,为养殖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提升行业定价效率。三是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大商所与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了贸易白条仓单服务,推动了东北地区交易所基差贸易的发展。此外,大商所还通过参与国债期货,为农户提供了“保险+期货”“保险+期货”“企风计划”等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了农民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服务好实体经济 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国内外市场中,期货市场还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特点。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席志勇告诉记者,期货市场除了服务实体经济外,还能够为产业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帮助实体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针对此次发布的豆粕期权交易细则,席志勇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大商所推出了6个期权品种,包括豆粕、玉米、铁矿石、棕榈油和LLDPE,为不同的产业企业提供了针对性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在充分肯定了期货市场功能作用发挥的“大商所”也继续深入服务产业企业。据介绍,大商所场外会员均来自产业企业,包括大豆、玉米淀粉、铁矿石、液化石油气等产业企业,既有金融机构,也有产业企业,还有政府采购企业等机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