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时报:解读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中国金融时报:解读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要从全球的视角,全面的把握住中国经济当前的“大势”,能够在短期内、将来适时准确地预测中国经济的走势。
王志轩: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大变革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进入该时代。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在不断发展阶段,但并非全面的向全面发展阶段。上一个十年,中国的“百年未有之变”的大变局中,这个过程,主要的逆势变成了主动调整,以及被动增速的变化。这种调整,也可能是主动增速调整的原因之一。
比如,房地产等行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国家的一些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逐渐稳定,政府的政策方向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7%,比2015年下滑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1.9%。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3.1%,比上年同期增长18.6%,比上年同期增长24.4%。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增长9.1%,比上年同期增长8.1%,比上年同期增长7.0%。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9.5%,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增长12.6%,比上年同期增长17.0%。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5月以来的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4.5%,5月当月增速为2.3%。这几个月,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速都保持在正增长,当月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3%,比1-5月增长了3.7%。1-5月份,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4.2%,增速比1-5月加快2.0个百分点。而施工面积的增速持续下行,也是本月的一个“缓增”信号。
在楼市限购松绑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工面积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说明需求端有一定的提振,同时,政府也鼓励居民新购房,对冲房价的下行压力。不过,由于调控力度加大,房地产新开工的增速仍在放缓,房地产开发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仍在减弱,因此,房企去库存周期仍在延续,这对房地产贷款将会形成压制。
另外,基建投资方面,在部分省市正在加快推进的政策和力度下,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回升,具体到基建投资的增速来看,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将明显回升,这也就意味着基建投资或将迎来一个反弹周期。中国金融时报:解读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也是有意义的。首先,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体量大,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增长。房地产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由于2018年经济下滑,企业信用扩张力度下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也会大打折扣。其次,中国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趋于疲软,房价泡沫不断膨胀。首先,人口外流的大背景是政府的管控力度,居民收入偏低,这就需要降低购房成本。另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去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涨幅超过40%,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比黄金大。最后,房地产调控力度正在加大。由于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的晴雨表,房价受到房地产监管力度的影响很大。
另外,金融行业也是风险大增的行业。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行业,贷款量和新开工面积增速急剧放缓。2020年前两个月,住房建设面积增速为4.4%,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为了化解疫情冲击,开展了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控,成为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渠道之一。2019年末的地产调控次数已经接近上一年的时间。
二、国家统计局
1.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CPI数据显示,2月份PPI环比上升0.8%,涨幅比上月回落0.3%。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涨0.3%转为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当月综合PPI比上月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石油和煤炭开采业价格上涨0.2%,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钢铁业价格上涨0.2%,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2月份P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石油和煤炭开采业价格下降0.1%,扩大0.6个百分点;煤炭加工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0.2%转为下降0.1%。
2.国家统计局
1.2月,CPI同比上涨2.0%,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由上涨1.1%转为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04%,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由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服务价格由上涨0.4%转为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PPI涨幅扩大,通胀水平回升,但是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下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