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上涨幅度大幅攀升,产业链影响凸显
钢材价格上涨幅度大幅攀升,产业链影响凸显。
近日,钢铁协会官网发布消息称,2019年3月钢铁行业运行形势向好,产业链供需保持紧平衡,钢铁企业有望实现正常盈利。
钢铁企业保价保量任务艰巨
据了解,为缓解钢铁市场供需紧张,钢铁行业原材料成本价格快速上涨,据统计,目前包括我国钢铁行业企业共有30家生产指数、1家出口指数和20个服务贸易等指数,在钢企本身价格波动因素影响下,部分钢铁企业4月份年度计划实现盈利达5000万元。
东吴期货高级研究员梁宗伟告诉记者,钢铁行业今年将面临挑战,实现保价保量是目标任务之一,与今年前三季度相比,今年以来钢材市场供应压力有所加大。
“受环保因素影响,邯郸部分钢铁企业钢铁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其中承德钒钛(000697)、鞍钢股份(000898)、唐钢股份(000898)产量下降幅度较大。根据目前相关政策,预计今年采暖季限产任务将较‘限产’时间延迟,具体限产时间将根据环保调控的要求提前。”梁宗伟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原材料成本高位运行、钢材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有望实现保价保量。
在具体限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孙晓南表示,在今年春节之前,由于高耗能、高排放、高库存等多重原因,部分钢铁企业面临较大生产负荷压力。“据统计,上半年,中频炉淘汰产能2567万吨,日均产565万吨,在当前钢材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对生产端的生产有较大影响。”他表示,目前已有30余家钢铁企业陆续发布限产方案,最高限产率可能在50%左右,最高限产幅度可能达到50%。
另外,孙晓南也提到,目前钢材供应仍显偏紧。截至3月28日,中频炉160万吨、冷轧板卷160万吨、冷轧板卷10万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限产政策执行过程中,供给端受到的影响还是比较大。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受去年采暖季限产影响,产量存在较大的收缩空间,在去年采暖季的限产期间,钢材产量同比下降。但随着采暖季的结束,产量开始恢复,今年的产量增长能否保持今年正常水平,会不会有预期的好转,并没有一个定论。
二是受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去年采暖季前后,社会库存积累明显,今年1-2月份社会库存并未出现持续累积,上半年的社会库存在2月中下旬出现明显的下降,目前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三是受钢材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出口退税影响,今年钢材出口或出现同比增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