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成交额为何大幅下滑?

动力煤成交额为何大幅下滑?

动力煤成交额为何大幅下滑?

煤炭主产地的“三西”市场 主产地动力煤交易额为18亿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第一次下滑。市场人士认为,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电力紧张,电厂拉煤积极性不高,补库意愿不足;另一方面是迎峰度夏后,用电负荷季节性回升,电厂的煤炭库存去化速度加快。对此,在调查的同时,电厂也表示,由于电厂的煤炭库存处于历史偏高水平,补库意愿不高,加之缺乏采购动力,在煤价持续下跌之下,需求疲软,发运积极性较低,甚至出现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倒挂的情况。

为缓解供需矛盾,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煤炭价格,推动价格上涨,目前已有省区、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调整运行煤矿产能的工作方案。据了解,煤企上月销售工作已经完成25%左右,已经完成年底的销售任务,不少煤矿调整幅度在5%-10%,有些煤矿的生产成本甚至低于往年。

进入10月以后,国家能源局还出台了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即要求煤炭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会议动员,做出产量控制,保障市场供应。此外,国家能源局要求,国家能源局对煤炭企业普遍进行核增等压价,持续密切关注煤炭市场运行情况,全面排查煤企违规涨价行为,鼓励煤炭企业提前复工复产,预计2021年11月1日煤炭价格将降幅较今年有所收窄。

受政策面和市场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速回落,现货价格明显回落, 最新港口动力煤平仓价较上周同期下跌12元/吨,焦煤期现价格从高位回落,最近跌幅达到11.7元/吨,焦炭期货的价格亦大幅下跌,钢厂对焦炭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价格下跌速度较快,低位市场资源紧缺。

今年以来,国家通过密集调研组、联合调研多方,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汇总,广泛开展调研论证,认真论证煤炭市场价格走势。

今年以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煤价上涨趋势加快,不断刷新今年以来的新高。

近期,在国网公司保供稳价的强力“政策调控”和政府部署的强力“动力煤”事件的影响下,部分动力煤期货合约价格的涨幅出现了偏离,甚至出现逼仓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当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抓紧出台对煤炭企业的燃煤发电、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方案,组织相关重点发电企业和重点发电企业,研究安排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工作方案,研究制定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煤炭中长期合同稳定可靠。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