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晨操:不只是活动筋骨那么简单
【文章开始】
保险公司晨操:不只是活动筋骨那么简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保险公司这么热衷于让员工大清早起来做操?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让大家伸伸胳膊扭扭腰,预防个颈椎病?这事儿吧,乍一看挺形式主义的,但往里一琢磨,好像还真没那么简单。今天咱就聊聊这个,保险公司晨操,到底在操练些啥?
晨操到底是个啥?
首先咱得搞清楚,保险公司的晨操,跟咱上学时候的广播体操可不太一样。它可不是简单地排排队、做做动作就完事了。我见过一些公司的晨操,那阵仗,好家伙,又是喊口号又是唱歌的,有时候还分组比赛,热闹得跟开联欢会似的。
那么问题来了,搞这么复杂,图啥呢?
* 首先,最表面的,当然是唤醒身体,赶走瞌睡。一大早,很多人还没从睡梦里完全清醒,通过一套动作让血液循环起来,脑子供氧足了,工作效率自然高。
* 其次,更深一层,它是一种团队凝聚力的“显形剂”。你想啊,大家穿着差不多的衣服,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做同样的动作,这种“我们是一起的”感觉,瞬间就出来了。这种集体归属感,对销售团队来说尤其重要。
* 最关键的一点,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它是一种心理建设和情绪预热。保险行业,尤其是销售,面对的拒绝和压力太大了。晨操那个激昂的音乐、积极的口号,说白了,就是在给大家“打鸡血”,提前给一天可能遇到的挫折做好心理缓冲。
晨操里藏着哪些门道?
别看只是蹦蹦跳跳,里面的设计其实很有讲究。我试着拆解一下,不一定全对,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流程设计:更像一场微型动员会
一套完整的晨操,往往不是上来就1234。通常是以部门为单位集合,然后经理或者团队长先来讲几句,可能是总结昨天,也可能是打气今天。然后才是热身运动、主流操节。最后往往以大声呼喊团队口号结束。整个流程下来,它更像是一个仪式,标志着从个人状态到工作状态的正式切换。
音乐和口号:能量注入的关键
你很少会听到保险公司晨操用那种柔和的纯音乐,基本都是节奏感强、特别激昂的曲子。为啥?就是要用外在的节奏带动内在的情绪,强行把大家的精气神提上来。口号就更直白了,什么“必胜!”“超越梦想!”“我们是最棒的!”,直接进行心理暗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形式对性格内向的员工来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尴尬放不开。但这或许也暗示了,这个行业本身就需要一种外放和抗压的特质。
晨操真的有用吗?效果到底咋样?
这是个核心问题。投入了这么多时间,每天二三十分钟,效果能不能对得起这个投入?
从团队管理的角度看,用处是实实在在的。它强制性地规定了上班时间,避免了迟到(晨操一般都算考勤)。它也让团队领导每天都有一个固定场合观察员工的精神状态,谁没精打采,谁情绪不对,一眼就能看出来,方便及时沟通。
但对于业绩的提升,这个就不好说了。它的作用更可能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比如:
* 它提升了团队的士气和氛围,让大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它统一了大家的目标感,每天重复口号,其实就是在强化目标。
* 它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喊一喊、跳一跳,负面情绪能宣泄掉不少。
所以,你说它直接能带来客户吗?不能。但它能塑造一个更可能赢得客户的团队状态。这个具体的转化机制嘛,可能还得进一步观察,毕竟人心和业绩这东西,很难用公式去量化。
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有个朋友老李,就在一家挺大的保险公司当团队长。他之前特反感晨操,觉得是形式主义,浪费时间。但后来公司严格要求,他只能硬着头皮搞。
结果坚持了半年,他跟我说,还真有点不一样了。最明显的改变是,团队里那种“散装”的感觉没了。以前早上大家来了就各自摸鱼、吃早餐,现在一起活动一下,互相开开玩笑,关系明显近了,协作起来也更顺畅。而且晨会上的目标宣导,通过晨操后的那种亢奋状态,员工更能听进去。他们团队的业绩,在那之后确实有稳步的提升。当然,老李自己也承认,这不能全算晨操的功劳,但它肯定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未来的晨操会变成啥样?
时代在变,晨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现在很多公司也在尝试新的形式,比如:
* 把健身操、瑜伽甚至搏击操的元素加进去,让锻炼更科学、更有趣。
* 减少那种“打鸡血”式的呐喊,更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
* 利用线上工具,对于外勤或者远程办公的员工,通过视频会议一起“云晨操”。
核心目的没变,还是为了激活团队,但方式方法确实在朝着更人性化、更健康的方向演变。
所以,总结一下,保险公司的晨操,本质上是一种低成本的团队管理和文化打造工具。它远不止是锻炼身体,更是锻炼精神、统一意志。你觉得它有用,它就可能真的有用;你觉得它尬,那它可能就真的只剩尬了。这事儿,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和参与它。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