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手续费:一笔你必须搞清楚的隐藏成本
买股票手续费:一笔你必须搞清楚的隐藏成本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买的股票明明涨了,但一算总账好像没赚多少钱?甚至有时候,股价只是微微涨了一点,你反而还亏了钱?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你没太在意的那笔钱上——买股票手续费。这玩意儿,就像是看电影时的服务费,悄无声息地就把你的收益吃掉了一块。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清楚。
手续费到底是个啥?它都包括哪些部分?
简单来说,手续费就是你买卖股票时,必须交给券商(就是你开户的那个证券公司)和相关机构的一些费用。它不是单一的一项,而是好几项费用加在一起的“组合套餐”。主要呢,包括下面这几样:
- 佣金:这是券商收的服务费,你买和卖的时候都会收。目前普遍在万分之三左右(也就是0.03%),但有的券商能给到更低,比如万二甚至万一点五。这个佣金是唯一一项可以和券商讨价还价的,如果你交易量大或者去主动谈,往往能获得更低的费率。
- 印花税:这是国家收的税,目前只在卖出股票的时候才收,费率是固定的千分之一(0.1%)。这笔钱没得商量,是必须交的。
- 过户费:这笔钱是交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买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时会收(深圳的现在好像不收?这个我得确认一下,可能记混了),费率很低,一般是按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1(0.001%)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确实存在。
所以你看,哪怕你还没开始赚钱,光是完成一买一卖这个动作,成本就已经堆起来了。
手续费怎么算?一个让你肉疼的例子
光说比例可能没感觉,咱们来算笔实实在在的账。
假设你用10块钱一股的价格,买了10000股某支股票,那么你的成交金额就是10万块钱。
-
买入时:
- 佣金:按万三算,100,000 * 0.03% = 30块钱。
- (过户费:如果是沪市股票,100,000 * 0.001% = 1块钱,咱就先不算它了)
- 所以买入总手续费≈30元。
-
持有后,股价涨到10.1元,你决定卖出:
- 卖出成交金额:10.1 * 10,000 = 101,000元。
- 佣金:101,000 * 0.03% = 30.3元。
- 印花税:101,000 * 0.1% = 101元(看,大头在这呢!)。
- (过户费 again,略过)
- 所以卖出总手续费≈30.3 + 101 = 131.3元。
-
总交易成本:买入30 + 卖出131.3 = 161.3元。
你的毛利润是(10.1 - 10) 10,000 = 1000块钱。
但减去161.3的手续费后,你净赚的只有 838.7元*。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股价涨了1%,你本以为能赚1000块,结果手续费直接吃掉了你16%的利润!如果股价只涨了0.5%,那你可能就只是给券商和国家打工了,甚至可能亏钱。这下你知道这玩意的厉害了吧?
高频交易者的致命陷阱
对于喜欢短线操作、天天买卖的人来说,手续费简直就是个“吞金兽”。你想想,每操作一次,就有千分之一以上的成本铁定要花出去(主要是卖出的印花税)。这意味着,你的每一次交易,从起点上就必须先赚回这个成本,才能谈真正的盈利。
这或许暗示,频繁的交易策略成功率必须极高,否则光手续费就能把你的本金慢慢磨光。很多散户亏钱,其实不是看错方向,而是交易太频繁,被手续费拖垮了。这就好比游泳,你不仅要在水里往前游,还得逆着一条拖拽你的水流,你说累不累?
那我们怎么办?如何减少手续费的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手续费就不炒股了。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
最直接的一招:和你的券商谈降低佣金。这是你唯一能主动控制的部分。如果你的佣金还是千分之一甚至更高,赶紧去给客服打电话,不然你就亏大了。现在行业竞争激烈,万一甚至万二点五都是可以谈下来的。
-
改变交易习惯,做“低频交易者”。别有点风吹草动就想买想卖。看准了,做中长期持有,减少买卖的次数。你交易一次,才付一次昂贵的卖出印花税。你拿一年交易一次,和一个月交易十次,成本是天差地别的。
-
……精打细算,选择更划算的标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具体也得看个人选择,比如买基金可能费率结构又不一样了,那个我就不太熟了。但核心思路是一样的,在做任何投资决策前,都把交易成本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总结:别忽视这个沉默的对手
买股票手续费,它不会在你买入的时候跳出来大声提醒你,但它确确实实是你投资路上一个沉默的、持续的对手。它的存在或许暗示了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合理性,因为只有拉长周期,让利润的雪球滚得足够大,手续费这笔成本才会显得微不足道。
下次操作前,别光盯着股价的涨跌,也花一分钟时间,打开你的交易软件看看交割单,好好算算这笔账。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省下来的,可都是你真金白银的利润啊。
【文章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