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周大生黄金掺假,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315曝光周大生黄金掺假,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文章开始】
你花大价钱买的周大生黄金首饰,真的全是黄金吗?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黄金掺假”事件,直接把这家老牌珠宝商送上热搜。但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可不止“以假充真”那么简单...


一、周大生到底被曝出了什么问题?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周大生部分门店销售的所谓“足金”首饰,实际掺入了铱等廉价金属。更绝的是:
- 掺假黄金的纯度标签照样打“足金999”
- 主要出现在按件计价的手镯、项链等大件
- 店员话术:“这是新工艺,硬度更高”(其实硬度高正说明掺了别的东西)

关键问题:为什么敢这么干?业内人士透露,普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检测机构一般也不查微量元素——这不就是钻空子嘛!


二、掺假黄金怎么坑人的?

举个例子:一条标价2万的“足金”项链,掺10%铱就能多赚4000+利润。但消费者亏的可不止钱:
1. 变现时吃哑巴亏:回收商一检测就露馅,折价可能超过50%
2. 健康隐患:铱长期接触皮肤可能致敏(虽然具体危害程度还在研究)
3. 信任崩塌:老字号都这样,以后还敢买啥?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要不是315曝光,多少人还被蒙在鼓里?黄金行业“挂羊头卖狗肉”早就是公开秘密,只是周大生撞枪口上了。


三、为什么偏偏是周大生?

虽然所有珠宝品牌都可能存在问题,但周大生翻车或许暗示:
- 加盟模式埋雷:3000+门店里加盟店占8成,总部管控形同虚设
- 价格战反噬:电商平台常年打“全网最低价”,成本从哪抠?
- 检测标准漏洞:现行国标对微量元素限制不明确(这点真该改改了)

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被曝光后周大生股价只跌了3%,资本市场似乎早就预料到


四、普通人怎么避坑?

别慌!记住这几招:
- 认准“按克计价”:掺假多发生在按件卖的饰品
- 查看检测证书:一定要有CMA标志(虽然这次证明证书也能造假...)
- 简单测试法:用磁铁吸(铱不导磁但其他掺假金属可能吸得住)
- 留好小票:方便日后维权

最狠的一招:直接要求店员在发票写明“承诺无铱无掺假”——你看他们还敢不敢玩文字游戏!


五、这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表面看是商家黑心,深层暴露的是:
- 行业监管像筛子:抽检比例低、处罚力度弱(这次罚款可能不到百万)
- 消费者太弱势:检测费动辄上千,谁愿意为条项链较真?
- 品牌溢价陷阱:所谓“老字号”可能还不如路边打金店靠谱

最讽刺的是:周大生官网现在还挂着“真诚永恒”的slogan...

【文章结束】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