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行业还能入局赚钱吗?
据说当初母婴行业遍地黄金?你刷短视频是不是总看到"月嫂月入三万"、"母婴店日销十万"的暴富故事?别急,我先泼盆冷水——2025年的母婴商圈,早不是闭眼捡钱的时期了!为啥这么说?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那些赫然数据背后的真实生存状态。
一、表面繁荣下的四大"要命"痛点
痛点1:同质化竞争能把人逼疯
奶粉纸尿裤这些标品,头部品牌早把商圈瓜分完了。中小品牌想出头?要么贬价打到骨折,要么搞些花里胡哨的包装概念。终局呢?90%的新品活不过半年。更扎心的是,连早教玩具这种非标品,也逃不过彼此抄款的福气——你去商场转转,那些声光玩具是不是长得都差不多?
痛点2:库存压得人喘不过气
母婴商品SKU多到离谱!光奶嘴就有十几种型号,但事实畅销的也就两三款。良多店主抱怨:"仓库堆满过季童装,爆款奶粉却总断货"。为啥会如许?要求太碎片化了!小众商品占着库存不出,现金流转不动,最后只能含泪清仓。
痛点3:线上流量贵过黄金
当初搞直播带货的宝妈们应该深有体会——直播间9块9包邮的尿不湿,卖一单亏两单!纯粹赚个吆喝。更惨的是垂直平台,被淘宝京东这些大佬挤得没生路。2024年母婴垂直APP倒闭了17家,剩下的也在苦苦挣扎。
痛点4:服侍行业水太深
月子中心动不动收费十万八万,可你真敢住吗?某机构被曝月嫂证费钱就能买,尚有早教机构卷款跑路的新闻年年有。说白了,行业缺准则、缺监禁,最后满是潜伏顾客买单。
二、线上线下渠道:各有各的难
线下门店:成本高到离谱
成本项 | 三线城市社区店 | 一线商场店 | 致命伤 |
---|---|---|---|
50㎡月租金 | 8000元 | 5万+ | 占毛利40%以上 |
人工(2人) | 1万元 | 2.5万 | 熟手店员难留 |
装修折旧 | 每月5000 | 每月2万 | 三年就得翻新 |
最要命的是坪效:2025年母婴店平均坪效跌破3000元/月,还不如开奶茶店!
线上平台:内卷到梗塞
- 直播带货:退货率超30%(个别电商才15%),出于冲动下单的妈妈收到货就后悔
- 内容种草:小红书发100篇笔记,能转化3单就算成功,60%的品牌在自嗨刷数据
- 私域经营:群里发优惠券没人理?出于90%的社群只会转发广告
某品牌老板的原话:"不是商品不好,是讲不动、播不出、复购跟不上啊!"
三、服侍环节:信任危急大爆发
月嫂行业:证书水分能养鱼
"持证月嫂"听着专业吧?但你知道证书怎么来的吗?
- 7天速成班发证(正规培训要3个月)
- 健康证造假(乙肝携带者还是上单)
- 简历注水(带过2个娃敢写10年阅历)
终局:上海曝出月嫂伤害新生儿事物,家长装监控才发现
早教机构:卖课像搞传销
"开拓右脑潜能""培育蠢才宝宝"... 话术一套套的。可课程呢?
- 天下TOP3早教品牌的课程相似度超70%
- 老师多是幼师专业应届生,培训一周就上岗
- 买100节课送30节?可能你娃还没上完,店就没了
四、破局中心:死磕这三点才可能活
1. 别跟大牌硬刚,找夹缝商圈
举一个例子:孕妇装都做宽松款?有品牌专攻"职场通勤孕妇装",西装裤腰围能调3个码,卖得比个别款贵3倍还断货!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就是护城河。
2. 线下店学学这一个"三贴"盘算
- 贴社区:在幼儿园门口设免费体温测量点(趁便发门店优惠券)
- 贴医院:跟产科共同送待产包(里面放商品试用装)
- 贴快递柜:柜面贴"急用尿不湿?扫码29分钟投递"
3. 服侍行业必须透明化
深圳有个月子中心搞24小时直播厨房,宝妈手机随时看煲汤进程;月嫂接单前先考实操(现场给假娃娃沐浴抚触)。终局?价钱涨了30%,订单排到半年后——越敢晒透明,越有人买单。
小编观点
说瞎话,当初入局母婴行业就像闯雷区——看着满地黄金,踩错一步就炸。但也不是没机遇!中心要认清:别想着赚快钱,老老实实死磕商品、构建信任。那些还指望贴牌生产割韭菜的,趁早洗洗睡吧。
对了,特殊提醒新手:
别碰奶粉纸尿裤(巨擘打架小鬼遭殃)
慎入早教加盟(韭菜重灾区)
可尝试母婴服侍细分(如专业通乳、过敏儿辅食定制)
这行赚的是辛劳钱,更是良心钱。你瞎搅潜伏顾客?分分钟让你混不下去!
(数据起源:中研产业探索院2025母婴报告、中童探索院渠道调研、未来智库行业白皮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