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费怎么讲?文言文学费表达全指南
哎,刚打仗文言文的友人们,是不是常被古人说的"束脩"、"资费"绕晕?显明想查"学费多少钱",翻遍古籍却找不着直白说法?别急!今儿咱就掰开揉碎聊聊——文言文里到底怎么表达学费这事儿!
一、古人交学费竟用腊肉?实物支付大揭秘
"束脩是啥?真拿肉当钱使?"
还真不是比喻!孔子办私学时明码标价:"十条束脩"——就是十条风干的腊肉。别鄙视这肉干,古代个别农户半年才吃一回肉,十条肉顶得上百口半月口粮!
厥后款式变灵巧了,重要分三类:
- 食粮结算:明清私塾普遍收麦子,80-120斤/年(半亩地收获就够)
- 劳务抵偿:穷学生给老师砍柴担水,叫 "以工代费"
- 银钱支付:宋代后风行"脩金",比如说《红楼梦》贾代儒年收24两银子
真实案例:
明代徽州账本记载,茶商儿子读私塾——
- 付麦子90斤(值0.8两)
- 另送老师节礼:腊鹅2只+徽墨2锭
这操作像极了古代家长送购物卡!
二、文言文"学费"的六莳花式说法
"古籍里根本搜不到'学费'俩字?"
古人注重蕴藉,你得认准这些隐身中心词:
文言表述 | 字面意思 | 采用途景 |
---|---|---|
束脩 | 十条干肉 | 孔子时期发蒙培育 |
脩金 | 清洁费+礼金 | 宋明清私塾主流 |
膏火 | 灯油钱 | 晚间授课的私塾 |
贽敬 | 见面礼 | 拜名师时的额外红包 |
脩脯 | 干肉+酒礼 | 汉代官学常见 |
资费 | 修业开销 | 《邴原泣学》里的哭穷词 |
重点提醒:
- 看到 "徒相教" 就是免费素养(如《邴原泣学》中老师说的"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 "供亿" 指官府承担的学费(相似古代公费生)
三、穷孩子怎么读书?古人操作比你想的骚
"交不起肉也种不起麦咋办?"
古人早备好三套方案:
奖学金鼻祖:
- 宋代"义庄"给学霸发食粮(考中秀才领300斤/年)
- 书院"膏火银"包吃住(如岳麓书院免贫苦生全体费用)
分期付款鼻祖:
- 立字据"按季纳粟"(每季度交粮)
- 实物典当:清代有学生押祖传砚台抵半年学费
勤工俭学鼻祖:
- 帮抄书:每万字换一天听课权
- 代守墓:富户守墓三年换私塾名额
- 教幼童:学霸教更小孩子赚差价
《邴原泣学》神操作:
孤儿邴原站讲堂外哭,老师问清原因直接免单。这孩子争气,一冬背完《孝经》《论语》——堪称古代"学识转变福气"代言人!
四、学费胶葛怎么办?文言公约暗藏玄机
"古人报班也遇机构跑路?"
真有!清代《徽州文书》里就有维权案例:
公约中心条目:
- "束脩三节致送":学费分端午、中秋、岁终三次交
- "生徒惰业则脩金不退":学生逃课不退费
- "师者旷馆则倍偿":老师缺课赔双倍
血泪教训:
光绪年间某生预支整年脩金,老师教三月暴病亡。家属咬定"惰业"条目不退钱,最后里正(村长)判了个折中:退麦子六十斤,抵半年学费。
五、古代人学文言文的实惠启示
教了十年文言文,最想吐槽某些机构忽悠人"报班必背古术语"。切实中心就三点:
-
抓中心词:
看到 "资"、"脩"、"贽" 基础绕不开钱(例:"无钱资"=交不起学费) -
辨语境颜色:
- "奉束脩"是尊师(主动给)
- "纳脩金"是责任(必须交)
-
活用换算公式:
明清1两银子≈800斤麦≈古代4000元购物力
那么某生年交 "麦八十斤"≈400元——比当初少儿编程课便宜多了!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古人所谓"寰宇位焉,万物育焉"的培育观,中心就是 "各尽其分"。巨室子交腊肉,穷孩子担泉水,实质都是对学识的敬畏。今人若只纠结"文言文学费怎么说",反倒丢了精髓——重要的从来不是表述款式,而是那颗向学之心啊!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