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金融未来可期:创新趋势引领下的无限机遇
揭秘中国金融未来可期:创新趋势引领下的无限机遇
记者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将于4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此前央行已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至1.5%。这是央行在过去半年内第七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时隔三个月后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背后一方面预示着央行将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正逐步进入尾声。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央行实施大规模宽松政策
4月18日,人民银行公布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宣告“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央行将于2019年‘保险’(Time-CARESAct)”,降准和降息工具的全面实施。报告表示,为提振流动性和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关部门一直在与商业银行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存款和金融机构协调合作,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为实现人民银行的政策目标,推动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4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
下调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月15日举行的2019年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执行委员会2018年第四季度例会上决定再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
今年2月,央行已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资金来源,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此外,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企业等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分析人士表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有利于银行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此次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基本稳定,且未来其他各金融机构也将持续跟进,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准对银行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提振宏观经济,进而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月15日,央行进行MLF操作共计5980亿元,中标利率与上期持平,均为2.85%。上次MLF操作是在3月中旬,当时央行进行了约55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
自去年年中以来,为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央行两次下调了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其目的在于提升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