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期货国内外现状:揭秘全球甜蜜交易的背后

白糖期货国内外现状:揭秘全球甜蜜交易的背后

泰国和中国是泰国、中国、中国和印度的白糖消费者,两个国家之间每年的消费量在2000万吨左右。泰国是世界糖市的一个重要生产州,和我国是一个消费大国,泰国的甘蔗和食糖生产在全国都是最主要的食糖生产,如果泰国开始搅局,白糖的消费将受到影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说:我们不是处于囚徒困境,不是在到处去争取甘蔗。)(这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也是一个好消息)

国内白糖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白糖的产量:白糖价格可以清楚的反映甘蔗的生产成本。白糖价格能够反映出白糖生产者对未来甘蔗的需求。国内食糖消费量在2005年之前基本上维持稳定的状态,白糖的生产成本一直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2003~2006年之间,虽然市场上白糖价格上涨了近100倍,但由于国内外糖价差距趋小,国内白糖价格一直没有变动。另外,随着国内白糖产量的上升,工业库存量仍处于较大的水平,供求缺口仍将继续存在,即使如此,供需缺口依然存在。(2)白糖进口:在2015年之后,中国白糖进口量开始下滑,国际白糖价格跌势趋缓。由于国内糖价较高,国内进口商积极采购进口白糖,2015年1~2月份,进口白糖数量减少,呈现出白糖和白糖价格倒挂。中国食糖进口量和进口量在国际上是比较高的,目前进口糖的冲击仍然很大。

出口方面:从2017年开始,国内食糖的出口一直维持稳定,2017年年底,中国的食糖出口量为15万吨,出口高峰在2017年年底,出口高峰在2018年年底。截至4月份,2017/2018年度的出口量达到55.97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加0.72万吨。2016/2017年度迄今为止,中国累计食糖累计出口222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增幅为6.8%。食糖进口方面:食糖进口量与国内食糖需求量基本一致,2018年进口量维持在1000万吨水平,较2017年增加9万吨,增幅达58%。

国内食糖供给方面: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糖保障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见》( [2018] 409号)精神,食糖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在保障市场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主产区食糖生产的时候将会用于保障国内食糖供给。白糖期货国内外现状:揭秘全球甜蜜交易的背后,白糖市场有望迎来成长期。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在新榨季增产、消费担忧以及当前的价格水平下,糖价存在反弹的动力。

展望:全球食糖供需格局走向

从全球的平衡表来看,在2021/2022榨季减产的背景下,全球食糖市场将有望再度迎来新的平衡表,并将维持去库存状态。原糖价格在10月后将再次下行,但预计2021/2022榨季将再次出现上涨行情。

国际食糖市场的利空影响已经影响到了国际糖价,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甘蔗收购价是决定糖价的关键因素,一旦降雨持续,将会带动甘蔗产量增加,但是最终产量增长不大,供需矛盾将转化为北半球的供应变化,糖价会在低位徘徊一段时间。

全球食糖供需格局的变化

尽管全球食糖供应过剩的现状依然存在,但是,全球食糖已经成为供给过剩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供应过剩,且泰国、印度、欧盟和中国等主要消费国的食糖进口量均有所增加。

根据泰国预计,全球食糖年度总产量为3250万吨,预计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300万吨,而消费量为270万吨。与此同时,泰国、欧盟和中国的食糖进口量也有所增加,达到340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2万吨和10万吨。

全球食糖供应宽松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ISO预测,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供需将实现平衡,较上一年度短缺210万吨,连续五个榨季供应短缺。

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产量下调110万吨至2210万吨,减产主要由于甘蔗收购价下调以及制糖比降低。国际食糖预计,2021/2022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较上榨季减少15万吨至2310万吨。此外,由于新榨季甘蔗种植面积下降,全球食糖消费量预计将减少近100万吨。

“国际糖业组织下调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预计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将超过290万吨,将使全球糖价跌至每磅102.3美分的六年低位,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新的低点,不过目前的价格也使得全球食糖行业望而却步。”蒋博恒表示。

方正中期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认为,原糖价格下跌幅度超过基本面预期,由于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小于预期,加上市场对新季糖市供应过剩的预期,原糖期货价格下跌超7%,使得原糖期货价格下跌了10%,使得多头平仓离场,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