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能源革命,焦炭连续提降引领行业创新

燃起能源革命,焦炭连续提降引领行业创新

燃起能源革命,焦炭连续提降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成本的压力,具体理由有三:一是能源结构多元化,钢铁行业要大力发展煤炭开采和煤炭洗选,加强能源独立供应商制度建设;二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从过去工期到如今的工业化进程有了长足的变化;三是原煤产量降低,贫煤产量降幅明显;四是煤炭企业利用生铁成本降低,到岸煤的开采企业成本提高;五是能源价值提高,原煤生产成本降低,煤炭产业链的潜在价值提高;六是能源结构多元化,节能减排,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七是企业资本密集型转型,原材料供给成本下降,提高行业效率,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焦炭产量为32536万吨,下降10.7%,而焦炭产量为24477万吨,下降18.3%。

从供给角度来看,2021年我国焦炭产量下滑10.9%,其中,焦炭产量为25586万吨,下降2.1%;煤焦产量为30997万吨,下降3.2%;炼焦煤产量为7596万吨,下降6.5%;焦炭出口量为7766万吨,下降12.6%;焦煤出口量为23097万吨,下降6%;焦炭出口量为1841万吨,下降1.9%;炼焦煤出口量为1892万吨,下降4.9%;焦炭出口量为790万吨,下降2.7%。

从需求角度来看,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为26331万吨,下降8.8%,而焦炭表观消费量为24482万吨,下降6.4%。

钢铁行业要重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功能,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国务院:推进钢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必须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钢铁行业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码。2021年以来,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工作,并制定了《钢铁煤炭行业脱碳攻坚方案》,提出钢铁煤炭行业必须要把碳达峰作为首要任务,重点用于钢铁行业。

根据相关意见,自2021年7月1日起,根据《钢铁煤炭行业脱碳攻坚方案》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钢铁煤炭企业实施减排攻坚任务,加快调整高炉炼铁、炼钢、炼铁、炼钢、炼钢等设备比例,钢铁煤炭行业的煤炭产量不得超过3亿吨。此次《方案》的发布,将加快减排行动和焦化行业产能控制政策的调整。

在业内人士看来,钢铁煤炭行业碳达峰将进一步提升钢铁煤炭供应和焦炭消费量,并扩大焦炭市场需求,同时也将有效提振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市场需求。燃起能源革命,焦炭连续提降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6年第6号)》显示,2016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6559万吨,同比增长2.6%;全国煤炭产量2.02亿吨,同比下降10.0%;煤炭销量2.8亿吨,同比增长26.4%;煤炭进口量2.07亿吨,同比增长9.6%。2017年,中国煤焦市场供需平衡不发生改变。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就煤炭企业冬季生产和供应保障作出安排,要求地方按照政策要求,加快推动煤炭企业复工复产,继续促进煤炭市场稳定运行。同时,组织专家对煤炭企业复工复产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分阶段有序复工复产,提前做好冬季保供工作。

针对当前市场形势和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出了具体的调整。

从交易所市场价格看,自10月28日零时起,动力煤期货2201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八。动力煤期货2201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九,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九。

国家发改委日前出台消息,初步测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374.3亿元,同比下降1.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万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比1-2月收窄11.7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11月和1月初是煤炭市场的传统需求淡季,动力煤市场价格有所回调。虽然目前煤炭供需紧张的态势有所缓解,但是受制于价格低迷和产能限制,加之全国港口外运受限,产地外运困难,产地内贸煤库存偏高,价格上涨乏力。

不过,就目前来看,政策调整的目标是煤炭市场合理稳定发展,对市场需求并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由于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不少煤炭企业对于长期合同履约和兑现不及时等不重视,会采取对市场价格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控措施。但这也难以改善煤炭市场供需矛盾,在煤炭企业主动出击和主动管控的背景下,市场价格波动会更大。在此情况下,煤炭企业主动调整价格机制,调节市场供应,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煤炭市场供给仍趋于宽松

就未来市场形势来看,数据显示,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增长7.3%,煤炭进口累计同比增长6.8%。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