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锡库存大揭秘:市场波动背后的库存变化
沪锡库存大揭秘:市场波动背后的库存变化
据新华社5月17日消息,10月28日,CRU发布报告称,截至2020年5月1日,全球锡市场年度总库存,伦锡库存增长201吨至115104吨。库存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或与基本面情况疲弱有关。对此,盛文宇在6月10日报告中表示,目前全球锡市供需面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有望改善,但目前,宏观经济仍存在较大下行风险,预计后期宏观环境不会有大的改观,基本面仍为振荡偏弱,在全球宽松政策和疫情情况改善后,锡将进入高位震荡格局。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上海期货交易所预计,未来几个月内,锡现货市场将逐步收紧。
国内期市应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市场逐步走出去,在需求疲软,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工业需求有望反弹,将带动锡需求,沪锡价格自今年1月16日低点上涨一倍多。
华通期货金属研究员李晓超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以来,沪锡处于走跌的势头,2020年6月21日创下历史新高2665元/吨,其后持续震荡下滑,2020年11月21日、24日又创下历史新低,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沪锡价格重心下移。2020年1月18日,沪锡突破15000元/吨,跌破12000元/吨。2020年1月28日,沪锡跌破20000元/吨,随后出现反弹,最终成功站上12000元/吨。
据李晓超介绍,目前,沪锡期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锡供需平衡改善,供应端由于疫情影响下,锡矿和冶炼产量均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缩,但是目前依然处于有增无减的态势。尤其是精炼锡和新能源领域的产量出现了下滑,这意味着锡矿的供应受到的影响要小于铜,这对于锡价而言是好的支撑。
其次,受冶炼厂利润压缩、高品位矿紧和进口限制的影响,国内冶炼厂加工费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下滑。2019年国内电解铝产量为2359.5万吨,同比增长5.8%,但是原铝产量为3045.2万吨,同比增长14.8%。虽然目前电解铝行业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冶炼厂复产速度明显放缓,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7月的87.3%大幅下滑至72.3%。
再次,2019年国内冶炼厂预计产量为453.8万吨,同比下滑6%。沪锡库存大揭秘:市场波动背后的库存变化
8月27日,沪锡期货主力盘中一度触及48000元/吨的高位,但随后,围绕着44500元/吨一线窄幅震荡。不过,本周沪锡库存减少超过500吨,目前已降至2017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我们认为,8月最后一周(8月29日-8月1日),锡库存下降对锡价的提振作用有限。一方面,云南和广西地区有新增产能投产,锡矿供应偏紧;另一方面,7月锡矿进口大幅回落,国内锡矿供给紧张趋势逐步缓解,锡锭供应也出现回落,带动锡锭需求增加。
沪锡库存大幅下降,也带动沪锡库存增幅减少。8月最后一周(8月30日-8月1日),沪锡库存从近八年的高位小幅回落。截至8月28日,沪锡库存从1715吨回落至38775吨,但仍维持在22.50万吨附近。由于精炼锡价格的回落,国内精炼锡生产利润有所恢复。8月26日,精炼锡库存从1403吨的高位回落至238920吨。
海外锡锭价格持续上涨,供应紧张的预期传导到国内。9月5日,沪锡期货主力合约从49200元/吨上涨至47000元/吨,并带动现货沪锡价格一度回升至45000元/吨,这也是近五年的高点。但是,国内9月精锡产量却意外下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国内精锡产量为236.3万吨,同比下降36.3%,为连续第3个月出现同比下降,而且较6月的产量增长32.3%,创下近5年的新低。9月精炼锡产量为234.4万吨,同比下降32.6%,为连续第3个月出现同比下降,1—9月累计产量为194.1万吨,同比下降35.8%,同比下降34.3%。
图为国内锡锭产量(单位:万吨)
内外价差维持高位
从国内锡冶炼厂的开工率来看,8月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12.2万吨,环比增加1.37%,同比增长11.58%,供应端的紧张传导至国内。
上游方面,1—8月锡冶炼厂平均开工率为13.7%,同比增长19.46%。1—8月国内精炼锡产量为268.77万吨,同比增长7.07%。其中,7月国内精炼锡产量为222.82万吨,同比增长5.88%;1—8月累计产量为218.73万吨,同比增长21.38%。受天气因素影响,锡冶炼厂减产范围扩大,国内精炼锡产量也维持高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