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副行情大揭秘:市场变动与投资机会分析
行情综述:郑棉盘面高开震荡走势,主力1909合约报收于11815元/吨,涨幅1.44%,持仓量为52736手,日增仓6623手,成交232256手。
外盘走势: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三收高,因在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价格上涨和对中国需求乐观情绪的支撑下,棉价创出近三个月来的最大涨幅,且明年仅三分之一的市场预计今年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26日当周,2016/2017年度交货的33,400包,比上周低8美分,比去年同期低5美分。2016/2017年度迄今,美国棉花出口销售总量已达3,370万包,较上年同期增长24%,为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国内棉市:国内内地棉市价格窄幅震荡,局部小幅回落。目前正值进入新花上市阶段,部分产区因质量问题而推迟了新花上市时间,轧花厂出货困难,且质量普遍差,使得内地棉厂采购积极性不高,而随着棉籽上市,市场收购价格上升,后市看涨预期增强,预计短线棉价偏强震荡运行。
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三收高,因在中国需求乐观和棉价持续上涨后,中国内地棉市供应不足的情况出现。一些棉花经纪商表示, 棉价的涨势继续给中国棉市带来潜在的提振,目前买家争相买入,但下游棉纺织行业忧虑再度燃起,或刺激买盘。
截至10月26日,中国棉花工业库存总量约为134万吨,较上一周的133万吨增加10万吨,增幅为4.33%。周度表观消费量为152万吨,环比减少5万吨,降幅为1.16%。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旬,因国内外新棉产量均出现骤降,加上储备棉投放减少,棉花供需矛盾激化,现货市场买方力量被抑制,下游市场需求信心不足,且随着期货市场拉涨带动,棉价仍存在一定上涨动力。但新花上市之后,棉价上涨将抑制下游采购,预计短期内棉价仍会有一定回落。棉副行情大揭秘:市场变动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行情波动与投资机会分析:预计8月下旬棉花收购价或将上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可能提高,但销售压力将更加突出。当前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棉花棉纺织企业购买棉不积极,很多企业对今年棉花收购价格的期望值很高。我国棉花贸易存在着预期过高和价格波动风险,在当前利空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棉花价格回落空间较小,受市场影响程度较小。
展望后市:中长期棉花种植意向显著降低,种植面积减少,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新棉上市面积扩大,均对棉花期价构成利多。在此背景下,棉价支撑作用逐渐增强。
棉花种植面积或将减少
8月下旬以来,内地棉花播种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由于雨水增多,部分棉花已经进入播种时期。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新疆棉亩均播种面积下降了13%。其中,大部地区有40%的棉花进入了吐絮期,部分棉花种植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部分棉花未进入播种期。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今年我国农作物主产区普遍减产,加之各主产省气象条件有利于棉花生长,当地棉花单产和质量均有所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今年新疆地区多地出现极端天气,影响棉田农作物的播种和采收工作,这也会对棉花产生影响。另外,从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相关调控措施来看,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将会减少。从政策看,今年新疆棉花将大部与去年持平,最低收购价政策性收购期将在9月底结束。
在棉花价格上涨后,棉花种植大户可以选择出售的时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一般会将棉花出售时间提前到8月底,种植者可以提前等待收购高峰期。从近期价格表现看,今年新疆棉花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储备棉轮出价格提高,市场供应充足;二是新疆地方储备棉轮出价格高开低走,农户惜售心理增强;三是天气风险降低,主要是部分棉花种植户存在不良行为,对棉花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由于近期中国对棉花进口配额减少,市场需求旺盛。预计,未来几个月棉花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不过,中信建投期货高级研究员魏鑫认为,随着抛储的开始,郑棉价格仍将维持上涨的态势。一方面,新棉方面的生长期和采收期推迟,同时储备棉在交易所新棉的前提下进行质量的检验,这将对棉花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棉花价格已经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因此阶段性上涨行情或将结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