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猪肉期货:如何利用分析把握市场趋势

揭秘猪肉期货:如何利用分析把握市场趋势

揭秘猪肉期货:如何利用分析把握市场趋势

国内生猪市场呈现整体的消费淡季,猪肉供应相对充裕,但需求上可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通过调研和分析,养殖户在市场行情波动下,调整养殖计划,规避风险。分析人士指出,生猪价格行情下行,会刺激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仔猪出生率提高,导致生猪供给增加,价格下跌。近期的仔猪价格由低迷到全面回暖,当前的仔猪价格已经下跌了15%,仔猪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对生猪供给缩减的预期,这会刺激补栏的积极性,养殖户看好后期的生猪市场,决定是否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产能。猪价处于高位, 养殖户惜售心理较浓,需要 1-2 个月的时间才能重新启动。

一德期货分析师史家亮表示,非洲猪瘟疫情仍在快速扩散, 在多个省份地区已蔓延至肉类市场,对猪肉消费也形成一定影响,并且疫情发酵之后猪肉消费不振,对猪肉价格影响也将较为明显。从养殖周期来看,大猪的供给相对充足,但是,饲料养殖周期持续较长,在供应充足,消费偏弱的情况下,价格或继续弱势运行。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强表示,目前猪肉供应充足,但猪肉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前期猪肉价格下降,养殖成本增加,影响了生猪生产,导致今年出现持续亏损。

长期来看,我国猪肉供应充足,但受制于市场疲软和猪周期低位的双重影响,猪价出现明显下滑,今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近90%。新希望在2015年非洲猪瘟爆发前,曾承诺2021年将出栏3000万头生猪。不过,自2019年以来,国内生猪产能恢复较慢,导致生猪供应呈现阶段性过剩。进入2021年,我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但生猪出栏仍低于往年水平。史家亮表示,生猪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地区肉类、禽肉等价格涨幅近20%,这种“看天吃饭”的风俗延续到2021年,从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看,生猪产业生产仍处于稳定恢复中,猪肉供应充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8.8%。而且随着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生猪存栏量显著减少,叠加市场消费能力降低,猪肉供给的不确定性在上升。

从历史规律看,随着生猪价格的周期性变化,生猪出栏都会呈现下降趋势,猪肉价格高,企业净利润就会受到拖累。揭秘猪肉期货:如何利用分析把握市场趋势

猪价在经历短暂的震荡后,再度爆发性上涨,而生猪期货品种的大涨,则是在7月27日上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在现货市场上反应了整个生猪的供需状况。在此期间,业内流传多头氛围的火爆,导致养殖户大赚一笔。在7月26日到7月26日的这段上涨周期里,上涨幅度超过50%,但很快,现货价格大跌,价格开始转跌。

回顾历史,在此次上涨行情中,猪价与现货的历史性错位,即使没有期货交易,现货价格也会因为现货上涨而下跌。当现货价格跌破30%的时候,期货市场会有大量空头卖出现货,从而形成相应的下跌趋势,此时,期货市场会出现大量的套利空头,从而形成对应的价格上涨趋势。

我们看一下期货市场里的生猪期货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的情况:

从2019年开始,产能已经基本稳定,供应稳定。

4月28日,现货价格恢复到最低均价的40%,但是养殖户的恐慌性出栏,导致生猪价格节节上涨。

虽然市场对这次疫情,反应出现频率较高,但是生猪价格丝毫没有起到集中反应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宅在家里,对生活的规划基本是空白的。二是冬季来临,人们会避免聚集。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散养户死亡,这是生猪的存栏量下降的最大原因。

而疫情严重的城市,现在因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必要大规模的养殖户提前出栏,导致生猪供给出现减少。

根据我们的调研,在8~9月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经处于近几年的低位,生猪存栏量也在持续减少,这和近期的产能低位,特别是去年7月份生猪出栏量的情况非常相似。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生猪价格的大幅度反弹,这也是生猪期货价格在本年度的暴涨行情中回暖的重要原因。

生猪期货价格近两天暴涨,主要是由于周末全国的生猪出栏量增加,导致市场的供给量增加。

虽然说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生猪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猪价现在已经出现上涨的行情。

但是并不是说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而是养殖户们养猪的利润被严重压缩,这些亏损的养殖户会主动退出市场,不愿意进入期货市场。

比如近段时间很多猪贩子手里拿着大量的生猪大量上市,同时造成了生猪价格的下跌。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