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铜业行情:供需变动引发的新动向

探索中国铜业行情:供需变动引发的新动向

探索中国铜业行情:供需变动引发的新动向,企稳止血

十九大报告:

铜需求在今年即将进入到新常态时期,未来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规模增长将成为主导性的产业。

近年来,中国铜需求在过去几年不断增加,而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和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在增加,同时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对铜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消费端来看,经济增长对铜需求形成抑制。经济增长放缓时,铜需求增长放缓,增速放缓;制造业扩张时,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放缓,也制约了铜需求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时,铜需求增速放缓,市场需求较弱,因此未来铜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但不会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铜需求受经济增长的拖累,表现更弱。增长速度放缓时,铜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增长速度放缓时,铜需求增长速度趋缓。

据统计,1—10月中国表观消费量为795.6万吨,同比增长2.2%。中国GDP增长的放缓使得铜需求增长速度出现了一定的放缓。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逐渐企稳和基建的发力,工业生产对铜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总体而言,国内经济出现周期性下行的特征,铜需求不会因此而趋缓。

国际铜市场上,2017年是全球最大的铜市场,2017年全球的铜市将由“矿产铜——铜消费需求——铜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主导。

2017年全球精炼铜市场

全球铜市场上的铜市供应,供应,消费和出口,都将受到较多的影响,

根据ICSG,2016年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约为56万吨。在这些压力下,全球铜市场也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据 ANRPC 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铜市场预计供应短缺大约为 70万吨。全球精炼铜市场的供给过剩大约为67万吨。其中,中国将达到90万吨。全球精炼铜市场的供应过剩达到90万吨。

同时,上半年精炼铜消费增速预期大幅下调,消费增速预期为11%。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球铜市场整体偏紧的格局并未有明显的改善,所以铜市场依旧处于紧平衡格局之中,供应充足,消费不振,因此铜市场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的上行压力也将持续。

对于国内铜价而言,首先,中国铜需求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对铜价的支撑作用已经变弱了。探索中国铜业行情:供需变动引发的新动向

中国铜业行情:全球铜矿与精炼铜需求量变化导致铜供给扩张,成为铜价下跌的导火索。1.需求方面: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受到明显的冲击,主要经济体复苏时间差显著,居民收入逐渐向消费端转移,经济活动的发展使得铜需求增长减缓。而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受疫情影响,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活动较2020年明显放缓,疫情出现后消费重心开始缓慢向消费端转移,而消费的恢复也对铜价产生明显的抑制。2.供应方面:疫情爆发初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需求增长明显减缓,且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使得铜价暴跌。3.库存方面:2020年铜库存出现拐点,创下史上新低,且不断刷新历史高位。随着疫情的爆发,全球经济活动逐渐下降,到2021年铜市需求增速下滑。全球铜显性库存显著下降,但库存增长幅度较大。4.市场供应方面:供应方面,2020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下滑幅度较大,其中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在去年增长较快,其他国家在2020年扩张较慢。据SMM统计,2021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365.3万吨,同比增幅为9.2%。2020年矿山劳资纠纷的影响导致秘鲁和智利的铜矿产量大幅下降,2020年铜精矿产量为243.2万吨,同比增幅为2.3%。2020年精矿产量为394.3万吨,同比增幅为2.5%。5.库存方面:截至2月19日,LME铜库存减少6250吨至32.01万吨,SHFE库存减少149吨至203.9万吨,LME库存大幅增加。5.整体来看:由于受全球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影响,铜需求端受疫情的影响较大,同时春节前铜价的大跌使得冶炼厂有所减产,1月份国内铜产量减少3万吨至36.2万吨。整体来看,随着铜市消费逐步下滑,库存拐点将越来越近,铜价将继续震荡。6.截止3月20日,SMM统计的沪铜社会库存为50.8万吨,较上周下降1.4万吨。4.现货方面: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00-贴水8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4430元/吨-4453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44430元/吨-44550元/吨。沪期铜盘中震荡运行,早市至午后即小幅下跌,报价贴水10元/吨附近,平水铜报价贴水50元/吨附近,早市湿法铜报价贴水10元/吨-升水10元/吨,好铜贴水10元/吨左右。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