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期货价创新高,行业巨变正在来临!
天然气期货价创新高,行业巨变正在来临!
中国天然气(601669)天然气进口总量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天然气在国内外市场中是具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天然气价格成为全球风向标。当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已经进入快速上涨阶段,并持续大幅上涨,超过60%的国际天然气价格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欧洲国家由于缺乏天然气,难以找到天然气替代的替代品,并且也面临巨大的天然气市场缺口,部分国家不得不加大能源供应,降低天然气价格,从而形成全球的天然气供应短缺格局。
从长远来看,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结构也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中国的天然气进口在不断加大,其与进口大国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中国有没有将进口天然气管控到位?天然气供给的主要依赖于天然气生产企业,将天然气供应作为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建设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7月20日,国内天然气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110元/千立方米的历史新高,比年初的高点,上涨了22.55%。进口天然气价格也同步出现上涨,比年初的高点上涨了40.69%。
未来天然气价格是否还能持续高位,备受关注。从天然气的生产企业来看,天然气供应的保障是首位的,未来随着天然气的持续紧张,不确定性增加。从区域性来看,青海和内蒙古分别拥有中亚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中国天然气,青海和内蒙古的天然气供应,这些生产企业都是具备丰富的油气资源的,这些企业有的能够确保能源供应,有的能够确保能源供应,但这些企业不会生产出大量的液化天然气。管道输气、液化天然气也会被天然气管道公司采用。这是因为天然气的库存也会降低,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一部分天然气会流入美国,增加当地的供应量。但是这也只是一个预期,在目前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天然气管道公司的选择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他们会采取的措施减少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投资。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OPEC+也会加大增产的力度。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美国也在加紧加大石油生产,比如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都在不断增加。
而且,中国也在加快石油出口。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中国在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会不断上升,从而对美国原油出口有一些重大的影响。无论是OPEC国家,还是美国,在2018年4月份就已经控制了市场,他们都在继续增加产能,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天然气期货价创新高,行业巨变正在来临!3月15日国内液化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涨停,为3月9日以来的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业界普遍关注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主要还是由于3月10日发布的一系列利好消息带动。如: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将下发一系列《关于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改造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将配套政策引导天然气消费和消费,增强煤电机组的弹性。
据了解,本轮价格上涨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推动:
首先,煤炭的保供压力相对较小,目前坑口价格已经降至250元/吨以下,并且远低于电厂煤、焦化厂煤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煤电企业的生存空间。此外,由于供应链的限制,煤企依然面临着利润和现金流压力。据了解,大秦铁路地区煤炭发运量整体上处于偏低水平,另外进口煤数量也是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同时,陕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进口来源国,港口动力煤价格较高也让市场关注资源流向。
其次,尽管煤炭企业春节过后利润有所修复,但持续增产的幅度仍比较有限,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企,春节前完成增产保供任务的意愿较低,市场的一部分需求还被压在发运上。
最后,受制于节后采购成本偏高,目前贸易商、港口作业较少,存煤水平也偏低,需要发运订单支撑。
正因为如此,煤企、港口和用户对于销售价格的接受度也有所降低,但大型煤企、港口的销售进度同比仍较快,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型煤企的经营压力并不大。煤炭供应仍较为紧张,反而也反映出来了一些特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煤产能充足。随着煤矿产能不断释放,大型煤企依旧在增产,需求较好。
2、季节性。春节过后,部分地区煤矿安检停产导致局部地区供应缩减。
3、港口库存。日前沿海电厂存煤仍然偏低,加上春节前销售压力较大,贸易商、港口作业受限,港口库存仍然较低。
4、下游市场。据了解,1月份,国内进口煤炭508.3万吨,同比下降2.5%;1月份,国内生产原煤2318.6万吨,同比下降2.8%;进口煤炭2379.2万吨,同比下降3.2%。
5、国内外需求情况。在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全国共进口煤炭2304.7万吨,同比下降15.9%;进口额为190.6亿美元,同比下降16.6%;进口煤及褐煤215.2万吨,同比下降4.6%。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