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全球大宗商品行业趋势分析及预测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全球大宗商品行业趋势分析及预测
农产品:需求疲软,农产品油料面临压力,报告认为,美国大豆丰产,需求下降。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为近10年来最强劲,其中出口创历史最高,大豆压榨量为历史最高。
食品:预计市场库存回落,供需错配,禽料需求或大幅回落,禽料供应回落,禽料或大幅上涨。预计全球原油和农产品价格将持续回调,菜籽粕和豆粕价格将承压。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预计地产、基建增速逐步放缓,工业品需求承压。
煤炭:大宗商品市场大受影响,中国煤炭市场迎机会,而中国今年进口煤减量明显,国际煤炭价格受影响较大,国内动力煤价格上涨,煤炭行业或保持高景气。
技术指标:中长期均线及MACD已经走平,形成死叉,且低位企稳。
农产品:外盘农产品收跌,国内农产品收跌。
宏观经济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把握落子问题。
企业盈利:2017年经济不景气,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今年利润下滑可能更多。
期货市场:价格企稳,基本面上,主要是CBOT小麦合约5月11日在上轨附近反弹,和玉米与玉米的大幅收跌不同,是因为主要经济体收储持续,库存消费比均大幅下降,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产品价格具有刺激作用,同时宏观经济向好,能够有效刺激大宗商品价格,对产业链的传导是非常明显的,包括油脂、棉花、白糖、甲醇等农产品,这些品种中,今年也是重要的一年,对于粕类也有利多作用,价格也有所走强。
工业品:油价回升,工业品重回供需平衡,价格有望继续反弹。
农产品:近期原油价格下跌对农产品价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农产品价格依然偏强,这会推升农垦部分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但是单产和产量均会低于预期,还是会制约市场的走强。但是国内天气转好,未来增产有望,尤其是猪肉价格,可能要有所上行。
进口:美国大豆期价下跌,进口成本下降。美国大豆出口数据良好,未来可出口的大豆数量将会增加,从而有利于美国大豆出口。美国大豆出口数据较好,近两周出口量都在增长,这对大豆价格是不利的影响。
油脂:国内油脂上行,国内库存偏低,对于油脂价格有较强支撑。
油粕:美豆反弹,国内豆粕反弹。
豆粕成交低迷,美豆反弹,沿海地区豆粕成交清淡。受成本和季节性因素影响,美豆压榨利润良好,压榨量较高,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全球大宗商品行业趋势分析及预测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分析
农产品:CPI的前身为农产品(主要是豆粕),后两者是工业品(主要是玉米)。CPI大概率随着供给侧改革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农产品:CPI大概率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而变化,但不会直接影响需求,原因在于供给侧改革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全球性的改革,导致了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同时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又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关系,粮食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因此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宗商品的上涨。
能源:CPI大概率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而变化,从能源方面来看,全球能源供给不断上涨,进而带动生产和需求增加,进而推升能源价格,最终形成了CPI的上涨。中国需求则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油和汽油也随着需求增长而不断上行,而煤炭需求持续走低,因而使得煤炭价格持续走低,最终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上涨。
工业品:工业品涨价给下游产品的价格带来很大的影响。原油和煤炭也是同样道理,并且从煤炭上来看,工业品也是化工品的主要消费品。
小麦: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对于小麦的涨价起到了巨大的抑制作用。
玉米: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对于小麦的价格会带来一定的压制作用。
pvc:在全球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对于涤纶短纤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橡胶:对于橡胶价格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天然橡胶。
铝:铝作为大宗商品之王,需求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拉动非常重要。尤其是近期铝价大涨,整个市场有观点认为今年铝价涨了1000元。
现在铜的价格还在低位徘徊,尤其是部分工艺会过剩。很多企业已经进入亏损。
要知道,现在国外的原油价格也是处于低迷的水平。而从成品油而言,现在的油价和成品油价格差不多,而且成品油价格还在上涨。
这意味着,一旦石油价格开始上涨,原油的价格会更加坚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近期很多原油的价格都在上涨的原因。
目前国际的原油价格维持在50美元/桶。因此,全球的通胀压力将是由于石油和煤炭价格上涨。这是不是意味着原油价格会有所下降呢?
现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局势有所缓和,还有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国际原油价格最近有所回升,但是由于市场上的闲置产能还比较多,原油价格会有一定的回落。所以,油价还会保持低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