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元期货:突破边界,能否登上资本市场?
创元期货:突破边界,能否登上资本市场?
据了解,创元期货于2013年12月正式上市交易,到2018年11月,期货市场规模迈上千亿元,其中,我国商品期货品种日均成交量为3.04万手,日均持仓量为4.99万手,在创元期货上市初期规模为5.74万手。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攀升,期货市场交易规模由19.94亿元增长至49.24亿元,增长了18倍。伴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创元期货已经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也成为期货市场上市培育最多、市场参与主体最多的一年。
在创元期货上市之后,大连商品交易所在2016年12月推出了“创元期货”交易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为期现结合服务,涵盖产业客户、机构客户、期货交易者等,支持产业链企业利用创元期货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金融服务,满足产业企业精细化风险管理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此后,创元期货陆续登陆上期所官网,引入多家期货公司,服务期货公司稳健发展。此外,公司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有利于优化市场生态。
在创元期货开发业务模式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在期货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其服务企业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借助创元期货,将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转化为风险管理需求,提高盈利能力。此外,针对实体企业参与期货交易、风险管理、交易客户等创新业务,包括探索建立期货交易知识库、研发研发相关培训等多种服务方式,期货公司可直接面向期货市场进行。
在参与机构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上市豆粕、豆油、棕榈油等期货品种,将进一步丰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工具,丰富期货品种体系。上市豆粕期权,能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和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
据悉,2018年大商所将棕榈油和豆油作为豆粕期权的首批上市品种,进一步丰富期货品种体系。与会嘉宾表示,豆粕期权上市后,大商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市场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为市场创新、风险管理做出更加有力的贡献。
杨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逐步向现货市场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增强。近几年,大商所在场外平台和交易平台的建设,对于参与者而言,更是在学习新的工具、了解期权市场发展情况的同时,探索将场外平台纳入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的采购范围,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多样的风险管理工具。创元期货:突破边界,能否登上资本市场?回顾历史,创元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的代表,在成功推出和创新业务之后,一直都是基于这块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成功上市,具有丰富的投资者教育资源和专业的团队,但以最具知名度的金石投资为代表的创元期货,不仅只是针对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IPO业务开展了十余年,并且通过引入创新业务进行扩张,在本次引入创元期货的过程中,还引入了很多创新业务,如与商品期货市场形成价格关系、与汇率相关联的商品期货交易等。
那么,创元期货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创元期货注册资本2亿元,最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公司有多年的经营业绩。虽然规模有一定的下降,但是规模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也从2012年的109万增长到了2016年的80万。所以创元期货的发展确实需要一定的业绩支撑。
但是期货投资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并且在业内是非常难做到的。一些投资者觉得创元期货不太景气,对期货公司员工进行开户只是要求要求不高,那么到底有什么条件呢?
其实现在所有期货公司的员工都非常渴望自己的员工能够进入期货公司工作。而且期货公司人员都十分年轻化,相对来说,同业员工还要背负一定的压力,所以目前期货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历程,对于高管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要进行期货交易,那么从最近十多年的发展来看,一些有经验的期货公司的员工对期货交易是非常重视的。对于期货公司员工而言,不仅仅只要做好心理准备,对于,期货公司员工还需要自己的技术和技能来进行管理和管理,所以想要做到这样的员工,就一定要把技术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去期货公司工作呢?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期货公司员工的身份,以及其他的因素。
期货公司的人员的来源:
期货公司员工的来源:
1、关于期货经纪业务的分析
期货公司员工,主要是分析期货市场的交易,期货市场的行情,期货公司员工对期货市场的预测,期货市场未来走势。这种人员的来源,我们称为分析人员,因为期货市场行情的波动,期货公司员工对期货市场的预测都是不同的。
分析人员就是真正的分析师,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给期货市场以及期货公司员工进行交易决策。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