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证券最新版:探索,引领投资新趋势!

中投证券最新版:探索,引领投资新趋势!

中投证券最新版:探索,引领投资新趋势!

周末,国内消息面整体偏空,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加上美债利率上移,市场对美国通胀加息预期趋于升温。国内政策面,面对通胀的持续加剧,国家已采取多项宏观调控措施应对通胀下行压力,同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转型阶段,居民消费价格通胀压力高企,稳增长诉求仍强,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央行释放出明确宽松信号。另外,国内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在碳中和背景下面临新的需求和供给约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持续存在,有色金属工业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仍存。操作建议:多单继续持有风险因素:

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仍在上升通道,通胀压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货币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存在空间,汇率有进一步贬值压力。

国内宏观: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工业品价格指数已经进入上升通道,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是大势所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通胀压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中性,由于经济增长面临的内外部冲击风险较大,货币政策预计以空间适度、精准导向为主,防风险、促改革、调结构,主动应对,避免政策“大水漫灌”式紧缩。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小,需要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要保持适度增长,尽量少动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财政政策要增加减税降费,降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促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

(一)预计2022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在3.0%左右(考虑财政收入等,2021年预算赤字率在3.0%-3.2%)。

(二)预计2022年财政支出明显增加。

(三)预计2022年政府预算赤字率在3.0%左右(考虑财政支出)。

(四)预计2022年政府投资力度会加大。

(五)预计2022年财政支出明显增加。

(六)预计2022年一般预算赤字率为5.3%(考虑财政支出)。

(七)预计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加6.5%。

(八)预计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加10.2%。

逻辑:通胀读数(TCE)上行背后的中国实际GDP减速与工业增加值负增长形成反差。

疫情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影响:

(1)复工复产的延迟拖累。中投证券最新版:探索,引领投资新趋势!

中投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我们预计短期内,受季度库存紧张影响,一季度行业降幅可能高达100%,从Q2来看,Q3主要板块已经见底,进入逐步筑底阶段,投资将加速。

近期,中国银行表示,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已经确立,全国证券市场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自主稳定,一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可能高于预期。但是,短期来看,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金融市场对高风险行业和国民经济增速的诉求增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中国经济短期稳增长压力加大,但同时疫情冲击、地方政府换届的矛盾增加,是导致经济增长疲软的重要原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包括地缘政治的紧张,美国失业率的持续走高,政府部分关门导致公司成本上升,劳动者工资增长缓慢,企业投资的复苏仍然不平衡。全球流动性大幅宽松和利率上升将持续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从经济走势来看,随着宏观面临宏观风险加剧,在稳增长目标下,国内政策应更加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保持松紧适度,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出台有效的政策。

近期,国际经济运行在反复无常的扰动之下,诸多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5月21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北京时间20:30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召开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还将公布4月经济数据。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作为非农就业数据和央行5月的前瞻指引,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重点:经济指标对美国经济前景的评估,以及物价风险,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短期内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走势较弱,另外中美贸易摩擦或影响新兴市场的货币扩张。而在3月全球经济衰退之后,美元指数步入贬值通道,其走势为A股表现最差的一年。当前,美元指数的相对强势仍然是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风险方面,央行将继续维持利率政策的相对宽松。

“近期欧美贸易摩擦再起,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仍在加深,而我国的流动性较为充裕,因此中国央行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金融风险。央行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透明度。”刘磊称,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预期,这对股市而言无疑是利好。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