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产业迎来新变革,绿色发展引领未来
进入冬季,气温日益升高,供暖需求提升,而供暖压力骤增也推升了价格。据了解,下游需求增速明显加快,供暖的需求量随之增加,甚至推升了煤价。
冬季是“迎冬”之年,对于焦煤而言,从采暖角度看,采暖也在逐渐临近,焦煤在未来必将迎来一波的消费高峰,未来几年也是“迎冬”之年。而明年的需求增长将明显快于市场预期。从目前公布的煤矿安全指标来看,全年限产力度不大,部分产能甚至出现过剩,今年煤矿事故对全国供应影响近50万吨。
钢厂补库意愿明显提高
随着春节临近,钢厂对焦价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上周钢厂对焦价补库意愿增强。不过,随着气温升高,钢厂冬储意愿增强。据中钢协统计,1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为174.7万吨,较上一旬增加3.1%。在钢厂库存减少的情况下,钢厂为了保产量,继续补充库存。上周,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螺纹钢社会库存上升幅度最为明显,达到215.7万吨,较上一旬增加10.6万吨,上升幅度为7.61%。
钢厂库存的攀升,反映出钢厂补库意愿增强。去年12月以来,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60万吨以上的高位,但今年1月中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根据我的钢铁网调查,全国钢厂螺纹钢的日均产量连续三个月下降,这导致钢厂的短流程利润普遍倒挂。尽管钢厂并未大面积检修,但钢厂的产量下降,对钢价产生了一定支撑。
从全国的产能利用率情况来看,2016年1—11月,全国生铁产量为8379.4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加7.7%;全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2606.6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加15.9%。中国煤炭产业迎来新变革,绿色发展引领未来。
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走向
《关于印发“十四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达到3.2亿吨左右。煤炭自给率超过90%,先进产能超过3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5000万吨左右,绿色产能大幅提升,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这在煤化工、机电、石化、冶金、钢铁等方面都将得到不小的振振幅,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心,也是在于彻底改变行业转型、“一刀切”的产业格局,煤炭的供给侧改革政策走向何处?
1.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煤炭产能彻底退出,逐步转向落后产能,进而加速行业去产能。
2.多措并举支持煤电机组改造升级。
3.加强先进产能的建设和改造。
4.多元化布局,加快安全高效的煤矿和现代化的矿井建设,推进对现代化煤矿的开发与改造。
5.改变原有的“煤电机组生产限制”,推进先进产能的发展。
6.优化产业布局,用环保手段积极布局新能源。
7.推进先进产能的开发。
8.适度有序引导煤炭产能,严禁新增产能,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行业主动降低运行成本。
9.合理安排煤矿生产。
10.及时化解过剩产能。
三、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分析
(一)供给
供求:中国煤炭市场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供给结构改革取得实效。
(二)需求:供求失衡得到有效改善。
(三)库存:进口增速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上升。
(四)进口:进口煤下降导致进口煤同比减少。
(五)供给: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进口煤价格高企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下降。
(六)库存:进口增速回落,国内市场需求增加。
(七)价格:国际市场需求增速上升,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煤炭价格下降。
三、煤炭行业
(一)供求分析
从供需看煤炭行业,包括煤炭消费和煤炭生产。从需求看,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直接推动煤炭企业煤炭销售量的增加。
从供给看,煤炭生产供应是增加的,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是常态。
从供给看,煤矿经营是减少的,煤矿经营是减少的,煤矿产量是增加的。
从库存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是常态。
(二)国家政策
国家加强煤炭市场监管是整个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