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期货:探索期货交易的新趋势与策略

CM1期货:探索期货交易的新趋势与策略

CM1期货:探索期货交易的新趋势与策略,瞄准新趋势

过去两年,郑商所致力于服务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期货市场”,将期货和衍生品结合起来,让期货和衍生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更具规律性,更便于国内外投资者更方便的参与和理解期货市场。

在我国,郑商所已成为国内首家期货交易所,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境外经纪机构以及经纪商协会都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组织者。此次郑商所“一品一策”下,郑商所服务全球投资者群体,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郑商所始终立足期货市场和服务国家战略,统筹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工作,为全球范围内风险管理公司、产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郑商所根据国内外投资者与产业客户的需求,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另一方面以期货价格为基准,与中小企业签订基差贸易合同,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风险管理方案。郑商所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身职责所在,立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定位,通过“一品一策”,引导期货公司与现货企业在风险管理上优势互补、差异化、差异化发展,为期货市场在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前提下,进一步服务和推动全球产业客户运用期货价格进行风险管理。

今年郑商所在上海、天津、郑州、深圳四地共设立30个服务实体经济专项服务基地,项目数量为304个,总投资规模约4000亿元,涉及现货量超过100万吨。在上海,有40家期货公司和7家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了价格保险服务。除了农业保险,更有“保险+期货”业务的创新,是农民、农民共参与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重点。其中,海通期货通过为贫困地区提供价格险服务,帮扶当地农户解决了收入下滑和资金困境,与期货公司开展收入险对接,很好地避免了资金短缺的困境。在浙江,不少当地农户还与期货公司合作,将中粮生化(000031,股吧)“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得有特色。

在佛山,农产品“大商所农保计划”就推出了豆粕“保险+期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7000万元,是大商所创新业务的首单。在项目中,大商所豆粕“保险+期货”项目试点顺利通过理赔,赔付率为16.5%,玉米赔付率高达12%。CM1期货:探索期货交易的新趋势与策略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周四表示,其成员实施的一个月后首次公开发行期货合约,由2021年8月3日的公开募股所需的2500万股作为优先认购资金。但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该交易所认购的5月商品(铜、大豆)价格急剧下降,但CM1期货仍大幅高于目标价格,这引发了业内投资者对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可能在12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猜测。

CM1期货价格自4月20日以来已下跌4%,该期货以9.08美元的价格收盘,距离其昨日低点不到25美元的9美元距离不远。CM1期货价格在当天下跌了近9%,市场在年初以来已下跌了24%。CM1期货价格在1月20日也跌了3.5%,2月21日同样跌了3.5%。

这里的情况是,铜矿供应量增加,使铜价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有所下跌,该交易所预计在9月20日的声明中将允许矿山继续通过低成本的生产率来维持公司的运营。CM1期货价格在4月20日暴跌至每磅60美元左右,是4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随后有所回升。

另外,截至3月26日,该交易所认购铜价从4月初的每吨475美元跌至4月9日的每磅422美元,跌幅达31.2%。CM1期货价格与现货铜价之间的价差收窄至约45美元,与现货铜价差缩小到31美元。

中国出台政策措施

我国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储备,使得大宗商品供应量提升,进而导致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3月22日,我国将投放500万吨国家储备,其中战略储备规模相当于全球一年的铜,这不仅能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也能平抑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首先,国家对大宗商品的储备力度加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正由储备调节转向按量采购,国内储备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而言,2010年和2016年,国家连续两年净投放储备铜以及原铝,对有色金属市场构成较大压力,2013年投放3万吨的铜,2018年累计投放55万吨。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储备进一步加强,2016年4月底净投放铜35万吨。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企业获取利润的难度加大,储备调节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要求储备调节的必要性。

其次,我国是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