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玉米价格走势:会否成为今年夏季农产品市场的关键指标?

6月17日玉米价格走势:会否成为今年夏季农产品市场的关键指标?

6月17日玉米价格走势:会否成为今年夏季农产品市场的关键指标?

玉米价格在6月17日出现回调,说明端午节的前后玉米行情暂时还能看到。我们来回顾一下最近的玉米行情。截至6月17日,东北、华北和山东玉米主流收购价格集中在1900~2000元/吨之间,价差维持在1500元/吨之间。在5月20日,主产区玉米价格为1910~1930元/吨之间,价差维持在1100元/吨之间,价差收窄至1800元/吨之间。受此影响,玉米价格后期走势是否具备一定支撑?陈界正认为,如果今年黑龙江玉米价格继续回落,今年的秋粮收购价最高可能会下调至2000元/吨。不过,后期随着春耕的开始,新季玉米也将上市,玉米价格走势是否具备支撑,主要需要观察下游的需求是否出现明显恢复。

进入6月以来,玉米价格在调整。截止6月17日,全国玉米均价为1911元/吨,较上周五每吨下跌14元,这个幅度有些深。价格有利于华北、东北玉米价格回落。但是,临储玉米拍卖持续去库存,给后期玉米价格上涨压力。

6月15日,吉林省某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每吨在1740~1750元,较上周五每吨上涨100元,这个幅度还在持续走低。

6月21日,东北玉米现货价格继续走低。其中,黑龙江1760~1740元/吨,吉林1750~1830元/吨,较上周五每吨下跌10元,黑龙江东部地区报价为1730~1750元/吨,较上周五每吨下跌20元,吉林在1760~1770元/吨,较上周五每吨下跌10元,辽宁在1750~1760元/吨,较上周五每吨下跌20元。

今年以来,玉米的供应有所增加,但是需求增幅有限,特别是在需求方面,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对于玉米来说,国内需求量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增加的是畜牧业。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就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除了受到进口玉米的影响,国外的玉米产量也在增加,特别是美国,也在积极的给我国玉米种植补贴,因为今年天气情况较好,平均单产达到了1846斤/公顷,而玉米总产量也达到了1.39亿吨,比上年增产1亿吨。而美国玉米在今年的产量,也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向市场上投放了玉米库存,因为市场上有玉米库存,所以供应充足。

随着国内消费增加,供应不足,玉米价格也在上涨。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600元/吨,6月17日玉米价格走势:会否成为今年夏季农产品市场的关键指标?当前玉米价格走势如何?近期玉米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1.国际上玉米供需形势

在全球产需格局中,玉米库存量从5月下旬的2亿吨下降到目前的5500万吨左右,产量从11月开始下降,目前我国玉米供需形势仍然相对乐观,但是,近期玉米消费市场开始转暖,加之玉米贸易商、深加工企业补库,促使玉米需求增加,玉米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以及生猪养殖企业在玉米饲料消费中的使用量也在增加,用量会增大,所以,玉米市场价格将回暖,下半年玉米价格上涨有可能。

玉米价格的涨跌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还是需求关系,比如每年玉米需求量保持平稳,如果下游消费量增加,那么玉米价格会上涨,但是如果下游消费量下降,那么玉米价格就会下跌。

3.玉米价格和玉米的价差

今年的玉米价格上半年持续震荡上行,最高价达到1920元/吨,目前玉米价格在历史上最高点附近徘徊,玉米价格每吨均价为1827元,从5月中旬开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在10月左右时间,玉米价格跌到了1644元/吨,从10月份开始,玉米价格回落到了现在的1457元/吨,从近四个月的玉米价格来看,玉米价格下跌的空间非常小,下跌的空间也有限,总体的幅度不会超过10元/吨。

4.玉米的消费需求量

每年的玉米需求量是变化不大的,近几年的玉米消费量也是呈现增长的态势,每年的玉米消费量都是增长的,在今年的冬季,受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冷空气明显提前来临,对于玉米的收获、晾晒都会产生影响,使得玉米的玉米的消耗量增大,但是今年的价位整体下跌,主要原因就是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企业没有降低加工量,加工量比较大,因此会使得玉米的消费量增长比较缓慢,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需求增长。

去年的玉米库存一直都是处于低位,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玉米库存量是18万吨,去年同期是17万吨,当前玉米库存量为17万吨,但是近几年的库存一直在减少,所以去年的库存量比去年低了2万吨,库存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