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籽棉价格持续攀升,行业迎来新挑战

2019年籽棉价格持续攀升,行业迎来新挑战

2019年籽棉价格持续攀升,行业迎来新挑战。从众棉网数据,截至5月15日,全国新棉采摘基本结束,内地轧花厂基本关停,预计今年新棉产量也会大幅下滑,由于不合格籽棉交易价格远高于去年,而在2020年国内外棉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这些因素导致行业回暖,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分析显示,今年全国棉花产量较去年下降幅度较大,为1.87亿公斤,同比下降约3800万吨。

目前市场上很多棉花贸易商表示,棉花市场已进入“交易恢复期”,多头认为,随着中国棉花进口量的增加,对于国内市场的冲击将会减小。从产业的角度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商品的生产经营秩序将得到恢复,工业品需求将进一步回升,从而带动棉价的上涨。从纺织企业来看,目前棉花加工行业整体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充足。而从棉花贸易商来看,虽然去年年底至今棉花的购销有所好转,但库存量依然偏高。对于今年的市场,由于抛储政策和对后市的预期,市场的信心在未来受到很大的影响。从整个行业来看,棉花下游需求增加,下游行业整体消费将保持稳定。

在纺织产业链上,今年棉花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基本正常的。对于棉花的需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棉价仍然是主要的驱动。从工业品的需求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情态势已经得到缓解,全球经济开始逐步恢复,从需求来看,国内外疫情有所缓和,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但是,国内纺织产业链的复工复产还需要等到3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下游纺织业,特别是纱,疫情之下已经在逐步复工复产,但是,即使复工复产,也很难看到纺织业的复苏。

纺织业方面,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连续第7年增长,从目前,还没达到市场的最好价位,纱企的情况可以看到。纺织业目前的利润并不好,大多数纱厂已经陷入亏损,不少纱厂的产品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就连部分工厂的生产线也勉强维持正常,他们也没有了复工复产的底气。

但是,为了降低成本,纱厂的棉价必须上去,企业棉纱的价格也在不断上移,棉花加工成衣以后,要产成衣才能保本。这样的现象也是棉花产业链向终端延伸的必然结果。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棉花的供应紧缺局面确实能够给棉价带来一些支撑,但是棉花消费情况如何?

棉花供应增大

由于库存高企,棉花的库存也是在不断增加。2019年籽棉价格持续攀升,行业迎来新挑战。据统计,2019年国内籽棉收购进度平均进度仅有29.6%,高于上年,其中陕西、新疆、甘肃、新疆地区6个主产区的部分地区籽棉收购进度超过70%。

2018年,籽棉收购进度大幅放缓,但棉农却十分乐观。一方面,作为籽棉的主产区,大部分棉农希望棉农能够积极应对棉花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2019年国内籽棉收购量明显减少,但棉农依然认为2019年籽棉收购价超过3300元/吨,较上年高出200元/吨。

籽棉收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减。部分棉农希望棉农能够提前交摘籽棉,且在植棉成本增加的背景下,棉农在籽棉收购价上涨时少收积极性相对较高。

为减轻政府监管压力,近两年来,籽棉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本次新棉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棉农继续加大收购力度,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棉花加工企业对籽棉收购价进行补贴的意向。

在当前的政策影响下,棉农的收入有所下降,对籽棉收购价有着不小的压力。

2、整体行情:

当前,籽棉收购价格和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长江流域棉农家和棉麻公司的收购价格为130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出100元/吨;内地棉农家收购价格为170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出100元/吨。整体而言,籽棉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但棉花加工企业面临销售压力,棉农积极收手。

3、总体来看:

(1)棉农收益:棉花价格处于纺企的“成本线”,部分地区的加工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棉花加工企业经营风险:棉纺织企业普遍对目前的市场价格进行预期,但普遍看法趋于乐观。

(3)棉花消费预期:

疫情冲击之下,国内市场棉花消费预期下降,从而导致棉花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4、全球供应情况:

据CFTC最新数据显示,棉花商业库存为3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6万吨,增幅为1.72%。

5、国内外棉花库存情况:

截止到5月29日,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为494.1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0.9万吨,减幅为1.78%。

6、进口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4月份我国进口棉花338.2万吨,同比增加255.6万吨,增幅为25.91%。

进口棉总量为485.5万吨,同比增加67.2万吨,增幅为31.2%。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