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航天奥秘:中国航天知识普及手册
1、中国航天为航天领域国有巨型企业。
2、我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全球第五个能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3、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是:探寻外层空间,拓宽对地球及宇宙的认知;和平开发外层空间,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惠及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提升、国家安全及社会进步等多方面需求,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捍卫国家利益,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我国发展航天事业遵循国家科技发展的指导原则,即自主研制、重点突破、支撑进步、引领未来。
4、我国高度重视研发各类应用卫星及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实现了显著进步。我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讯卫星占比约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多个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相关部门还积极运用国外各类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优异的应用成效。
中国航天资料(字数不超过100字)
我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起航。旨在探索与开发外太空,满足国家需求,提升科学水平和国力。我国已成功发射47颗卫星,包括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讯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和“实践”科学探测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第三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运载火箭“长征”系列拥有12种型号,可满足不同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我国还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基地,并拥有完善的航天测控网络。在载人航天领域,1999年成功发射了“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我国在卫星遥感、通讯和导航定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卫星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遥感应用领域,国家遥感中心等机构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等工作。在卫星通讯领域,我国建立了卫星公众通信网和卫星电视广播系统,覆盖全球及全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地质测量、船舶导航等行业得到应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