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大跌的背后:全球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引发的市场动荡

棉花价格大跌的背后:全球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引发的市场动荡

棉花价格大跌的背后:全球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引发的市场动荡,并有可能引发恐慌式抛售。市场供大于求,棉花期货价格从8月中旬的3150——3150元/吨跌到当前的2100——2150元/吨,跌幅高达20%。大量的商业库存积累为投机商投机获利。

农产品价格跌跌不休,棉价呈现出明显的“V”字型走势,价格回落已经接近尾声。

国内棉花价格自8月中旬跌破18500元/吨之后,便延续振荡下跌的趋势。8月中旬,棉花现货价格跌幅较大,下挫至18500元/吨一线,较上月下滑近15%,跌势明显趋缓,月底甚至出现回升迹象。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于8月30日下发《关于棉花市场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到要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制定棉花目标价格政策。

国内棉花供应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国内棉花产量已经达到近些年来最高水平。由于国内棉花供求结构以产量为主要依据,市场供求矛盾的缓解并不能完全解决供需矛盾,市场炒作因素并没有彻底解决。棉花现货价格止跌企稳,短期内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

近期,中国棉纺织业协会在9月下旬举办的第17届中国棉花大会上,也再次提醒广大棉农朋友,我国棉花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依然突出,棉花价格必须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才能保证国家棉花安全。当前棉花市场基本面已经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包括种植面积和天气风险不断累积,今年8月份,中国棉花协会表示,棉花种植面积仍将维持小幅增长态势,但预计减幅扩大。

虽然我国当前的棉花供应过剩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未来棉价上涨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过总体来看,棉花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的可能。10月下旬开始,棉花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阶段,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棉花价格已经出现上涨,其中内地棉花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5%以上,而部分地区棉籽价格累计涨幅则在20%以上,农民采收的棉花仍然不多,农民的销售意向也十分薄弱。随着我国棉花产量的不断提高,且农民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未来棉价上涨的空间不会太大。预计本年度棉花价格将呈现阶段性上涨态势,年底或将进入快速上涨阶段。

今年有关部门已经提前部署了储备棉轮出。本年度轮出时间为当年9月底至11月初,并且轮出时间为10月初至11月初。自2018年10月26日开始,储备棉轮出销售总量安排为896.2万吨,其中新疆棉上市轮出为894.1万吨。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