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索发展新路径,助力区域经济繁荣
青海开发建设兵团:突出乡村特色,助力区域经济繁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国糖业协会:将引领新疆生产生活
中国糖业协会:推进新疆生产生活,提供种植全产业链的糖业资源服务
中国糖业协会:推进糖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糖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食糖消费大省新疆:疫情常态化,调运生活便利化
云南:疫情常态化,制糖业繁荣发展
国产糖减产明显:由于疫情对于行业冲击较大,制糖业食糖产业线萎缩严重,这意味着,种植户、饲料企业和糖厂都面临较大压力。疫情向小榨季转化,也是挑战,棉花产量受损幅度较大。
保障加工,郑商所推出仓单质押业务
郑商所在2021年开展的棉花、白糖期权交易,将保障加工期和仓单质押业务发挥合力,降低社会风险。棉花期货仓单质押业务在郑商所的支持下有力提振了行业的信心。
郑商所积极鼓励会员单位和投资者利用棉花、白糖期权市场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在促进棉花和白糖期货市场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提高涉棉企业利用棉花期权管理涉棉企业的积极性,稳定涉棉企业经营,有力带动了棉农的收入和种植收益。
郑商所持续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农业农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总局、中国铁路局、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央企和兵团、兵团开展深入合作,深入推进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探索服务棉花产业的新模式,服务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为基准价加上200元/吨作为保证金,减少了涉棉企业风险,有效提升了涉棉企业的避险能力和利用期货工具的灵活性,切实维护了棉农利益。
棉花期货上市以来,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作为棉花加工大国,去年,郑商所累计开展场外业务176.25万手,累计成交金额4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5%和15.90%,其中,为新疆地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累计成交83.94万手(单边,下同),占棉花产业客户成交量的比重超过40%,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超过30%,“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成为产业企业和棉纺织企业积极参与的重大实践案例。
当前,我国棉花产业近100年的发展经历了“七十年的”,从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棉花期货成为我国重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为棉花生产、加工和贸易提供了价格发现的有效工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