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一般批发通常从哪些渠道进行采购?
大豆油一般批发通常从哪些渠道进行采购?大豆油是国内的重点压榨食用油,目前我国压榨大豆油主要依靠进口。由于大豆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在压榨利润高企的情况下,需要大豆油压榨生产利润保持高位,在压榨利润高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压榨企业的生产热情,更好的控制压榨利润,而压榨利润低的原因则是豆油进口企业受成本高、价格低的影响。
我国豆油压榨利润与大豆油价差波动密切相关。以大豆进口利润为例,由于大豆油价差较大,进口大豆压榨利润较差,令大豆压榨企业在压榨利润高企的情况下,降低压榨量,降低大豆油的库存水平,使得豆油的使用量减少。大豆油价差长期徘徊在0—30美元/吨,因此,即使大豆压榨利润为负,大豆油压榨企业仍有选择卖出套保的意愿。豆油的进口成本优势凸显,这也就使得豆油对豆粕的定价更为有利。
豆粕消费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规律,每年8月到次年1月,国内大豆和豆粕消费量开始启动,随后是1—2月,到3—4月,可流通大豆数量将增加,豆粕的价格出现下行压力。根据有关的相关研究显示,大豆油是生产油脂和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在养殖行业中具有较大的用处。
而目前正是豆粕消费的淡季,下游饲料厂大多按需采购,豆粕成交、提货较为缓慢,现货供应压力增加,油厂出货压力较大,豆粕库存不断攀升,从而导致豆粕价格出现走低的走势。
大豆和豆油的共同优点是豆粕的生产成本较低,豆粕利润丰厚,养殖企业和饲料厂在配方上给予豆粕的弹性更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豆粕的养殖效益。同时,豆粕的使用条件也不容易被调入农业产品中,以提高养殖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豆粕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市场波动率也比较大。比如2015年下半年,豆粕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给养殖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与此同时,国内外的粕类品种的价格也在同步波动。比如今年上半年,由于养殖业的低迷,豆粕的饲料消费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另外,粕类饲料消费主要受到生猪产能的恢复以及饲料配方的影响,导致豆粕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也较为稳定。
基于以上观点,豆粕价格下跌的空间也有限,可能还会存在反弹行情。这种情况下,对于豆粕消费而言,油厂的压榨利润会很好,这对于豆粕价格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利好消息,毕竟大豆的产能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饲料消费旺季,豆粕的消费自然会增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