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时事新闻:政策调整、疫情防控、经济回暖成焦点
国内十大时事新闻:政策调整、疫情防控、经济回暖成焦点。
“今年的十大新闻将进一步做到精准、有效、客观。同时,政策上会更加稳健、精准、量力而行,这是做好宏观政策工作的最大指导原则。”有资深分析人士表示。
会议提出,要大力改进经济结构,强化法治保障,让改革法治更顺畅、效率更高,稳住经济基本盘,提高效率。要推进开放、共治、接纳和稳定,金融开放程度更加重视安全,而防道德风险,是适应这个大势的需要,将在更大范围内提高普惠性。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强化法治保障,从加快开放、接纳到更好发挥其效能,将有效激发民间消费活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普惠性和经济基本盘。
但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为推动国际物流畅通和促进供应链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也必须大力支持和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货币政策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于11月27日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5.5%,此前预计今年增长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5.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全球央行流动性宽松将延续,虽然经济基本面已经有所改善,但在央行大力刺激需求、应对疫情冲击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下半年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可能加强。这将促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快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有望实现“十四五”时期迈向“高质量发展”目标。
“适度宽松”力度加大
作为资产市场的重要成员,货币政策“量”与“质”需要配合着金融市场变化。由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导致流动性维持紧平衡。
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金融工作电视会议时表示,“适时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货币政策调整的风向是积极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关键。
在李克强总理讲话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总第73次)例会于8月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明显,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