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口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行业面临挑战
国内出口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行业面临挑战。相关观点:
9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从50美元/桶上方运行至70美元/桶上方,为近两年来的高位。OPEC、美国等国际原油生产国及进口国联合采取增产措施,使国际油价波动风险增加,投资者情绪有所平复,原油价格回调风险随之增加。展望四季度,原油价格回落的风险不大。国际上预计明年原油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但因经济周期错位以及未来风险加剧,能源需求预期下降,预计四季度油价反弹空间将有限。
国际油价反弹可能持续
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成品油价格和储备调节机制的通知》,在密切关注国际油价和国际形势的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期国际油价的飙涨可能对我国成品油价格和居民生活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需求。
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国际油价高位震荡,波动率也增加,另一方面影响国际油价走势。
发改委在11月14日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在三季度经历了低位反弹后,11月13日跌至45美元/桶下方,11月19日以来油价震荡下跌主要是由于美国和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原油供应增长放缓、全球疫情再度抬头以及市场对原油需求疲软预期等多方面原因所致。
根据国际油价测算,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概在40美元/桶附近波动,跌至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2015年12月31日,WTI原油期货收于40.64美元/桶,较2013年下半年的高点41.36美元/桶回落72.56%,跌幅约为34.38%;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42.35美元/桶,较2013年下半年的高点41.69美元/桶回落29.91%,跌幅约为24.37%。
从需求来看,受能源紧张及交通运输运输瓶颈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原油需求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发电量同比下降了10%左右,交通通信业的燃料消耗量比上个季度下降了30%左右,化工原料以及水泥和钢材需求大幅下降。
目前世界原油市场供应宽松,石油供应短缺可能会推升国际油价。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主要产油国的供应情况来看,美国、加拿大供应减少对国际油价影响较大。目前,美国、俄罗斯供应削减导致国际油价已经大幅回落,其中,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短缺更可能推升国际油价。
国际投行预测,2015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关系有望稳定,而国际油价走势取决于全球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和需求状况。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