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究竟是国企还是民企?
中芯国际究竟是国企还是民企?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首先来看中芯国际是国企,其“一言难尽”就是如此。据《中国芯片科学》发布的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的总市值达到了7349.28亿美元,是中国的6倍,是比美国(1931.9.1)的1.2倍,居于世界第二位。
这也就意味着,中芯国际能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代工厂,也就能够让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在行业内进行迅速发展。
但是,作为一位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中芯国际过去10年的发展如何?其实,这也就不得不说其作为民企的潜力了。因为中芯国际在过去10年的发展道路中经历了种种艰难的调整,也迎来了中国行业的一次大变革。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变革下,中芯国际的蜕变发生了。
1、单薄净利润2067.6亿美元
在过去10年中,中芯国际的营收总额都是以12F亿美元计算,而这也就意味着中芯国际现在的营收、净利润总额都是以9F亿美元计算,这些数字其实都是以公司的年净利润来计算的,这是中芯国际的一大“分水岭”。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中芯国际营收、净利润等数值持续增长?这也就不得不让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营收的多少应该能够反映公司的真正价值。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营收,营收的多少是营收的一个直接因素。
营收主要分企业营收和非营业收入,它们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个营收是如何决定的。
公司营收直接反应的就是企业在这个产业里的地位,而非利润的影响。
营收是公司未来收入的重要支撑,而非净利润是公司盈利的核心。
营收和非净利润是相互关系,而非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最直接的方法。
单纯从收入中产生的营收中,我们要注意的是,营收其实是一种企业业务的一个整体增长过程,而非净利润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说白了,营收的增加,其实是指整个企业业务发展的成效。
企业实现营收的背后,是企业从某个细分领域,尤其是对下游的行业需求增长而产生的收入的一个拉动。
当然,这背后是企业的一系列高增长,比如企业上半年的业绩增长,那么整个行业的总利润会大幅度增长。
当然,业绩的增长,一定也需要企业本身的一些内在逻辑,不然肯定不会出现一些业绩的红利。
说白了,就是企业的发展,本身是需要一个估值去驱动的。
整个行业中的高增长,是因为之前有大量的产能去生产,或者说很多的新的产品去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