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揭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揭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揭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2021年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4.15万亿元和202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39%和10.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40.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9%和6.98%。

报告还指出,2021年全年,银行业实现财富管理收入18.75万亿元,同比增长7.79%;财富管理实现收入8.82万亿元,同比增长2.06%;资管实现收入6.48万亿元,同比增长6.94%;银行产品保有量4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

报告认为,为实现经营活动的平稳增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12月23日,央行通过“双降”“双降”等方式,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这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报告认为,此次“双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双降”,本次降准1年期LPR为3.7%,而上一次下调10个基点还是在2008年。

中国银行业协会认为,此次降准能够引导金融机构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较低的成本、较好的风险收益水平,支持中小企业和正常的发展,银行体系的风险溢价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让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央行:加强对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12月15日人民银行依法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展了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

人民银行强调,“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形势变化,自主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同时,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形势变化,自主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度将进一步增强。

此前央行多次提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也是本次降准之后,时隔两年再次降准的信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考虑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是5.5%左右,财政和货币政策均有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可以期待降准后的“靴子落地”。

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由于降准之后新增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下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银行提供了较强的外部融资支持。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