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探析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探析有色金属行业资产负债率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研究表明,有色金属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可承受范围内,预计以到期日调整,但持续性较差。预计未来一年内,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将持续聚焦在可承受范围内。

2021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25.1%,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21年第四季度,有色金属业实现营业收入789.2亿元,同比下降2%,但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10%。报告称,本期有色金属业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7.2%,较上期降低0.2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行业是目前金融行业较为热门的行业,尽管整体表现不好,但有色金属板块受到了一些资金追捧。从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有色行业期间内共有12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上升。其中,有色行业实现净利润65.64亿元,大幅增长45.49%,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18%和21.37%。

业内人士表示,有色金属行业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发展稳定性不强。工业发展极为稳定,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工业持续提升利润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经济发展来说,资金有望推动产业繁荣,形成良性循环。

要成为有色金属行业中的“巨头”,首先要将金融风险管控好,否则也会出现类投资、投机、规避风险等风险。一位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业近年来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各类投资业务风险均在持续积累,因此银行业很有可能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巨头”。

相较其他类型的企业,银行和保险业在银行业的影响力大,若想要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巨头”,首先要将银行业看作“企业”,通过银行直接投资,推动风险控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然后提高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进而实现风险对冲。但银行“巨头”应该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巨头”,一旦其经营风险显著加大,银行也就不得不提前预留风险防范的措施,且银行必须对风险管理功能予以重视,这也是商业银行入局有色金属行业的关键。

与以往的银行“巨头”相比,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更为关键。“在政策面持续的支持下,银行直接投资有色金属行业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银行由于自身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只有进行风险对冲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银行业持续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主动拥抱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主动“带领‘以旧换新’”,推动风险管理理念创新。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