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冷链用于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角色
中国财经报道:冷链用于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角色我国财经报道
内容摘要:
(一) 2017年以来,我国进口替代效应明显。目前来看,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逐步取代我国从美国进口食糖,预计2017年我国进口食糖、牛肉、猪肉、羊肉和鱼、奶茶的数量会增加,届时替代数量将超过1万吨,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2017年我国进口配额超过5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49.21%,并且随着进口配额的扩大,对食糖的替代作用有增无减。
二是2017年进口配额超50万吨,其中在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数量约占进口总量的80%,且部分国家的进口配额在50万吨左右,虽然在总量的增加幅度有所下降,但这并不会影响我国食糖的进口量。
三是2017年我国进口的食糖数量达到了322万吨,且根据我国的海关总署的数据,我国每年的食糖进口量达到了17.5万吨,达到了创纪录的34.8万吨,使得我国的进口总量超过了对于原糖的进口。
四是2017年我国走私糖数量已经达到了298万吨,处于历史高位,2016年我国走私糖数量仅为128万吨,2018年走私糖数量为168万吨,走私糖数量为54万吨。
五是,2018年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继续保持在高位,2017年我国食糖进口总量为382万吨,2018年进口总量为313万吨,但是2017年进口量为318万吨,这还需要多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上述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食糖的进口总量,至于进口总量,则会受到内外盘的影响,比如价格对进口的影响。
其他影响因素
二、国内糖市供求关系
1、国内供求关系
糖业属于供求关系的范畴,其产销关系为商品的供求关系。糖市是存在供需平衡关系的,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可避免。供求关系就是投资者用手中的钱去买多或卖空,因为未来市场供应会发生改变。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就下跌;反之,价格就上升。
2、国内食糖供求状况
我国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主要产区,一直以来都是存在食糖主产区的,虽然近年来中国食糖产量连年下降,但是我国的食糖供求缺口仍然存在。当前我国的食糖供求情况是稳定增长的,而且国内外食糖价差较大,走私糖数量也较大,食糖的市场化程度会不断提高,食糖进口量是稳定增加的,食糖的供给量是增加的。
3、国际食糖供需情况
国际食糖在我国进口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是我国食糖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