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股价大跌:行业景气下滑,投资者关注新能源股价用干预措施
大类资产配置荒或已临近尾声
从目前已知的宏观环境看,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但疫情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需求的影响可能主要体现在资产,包括全球资产的估值,新冠疫情之后,全球通胀因素将加剧,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将下移,大宗商品需求将逐步回归,而股市作为资产配置工具,会将需求分给投资者。全球市场陷入“滞胀”状态,投资者情绪和对政策的期待已经接近尾声,全球最大的“滞涨”板块出现大跌,全球通胀预期也在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出现了由“胀”变成“衰”的风险。而当市场对政策预期持续转向时,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却在近期有所加剧。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从10月1日开始,股市从3001跌到了4007,30多个交易日内跌幅超过40%,在本轮股市调整中,以A股为代表的各板块跌幅更是接近30%,就连许多行业龙头都处在历史罕见的位置。
回顾历史,其实在全球市场经历几次“滞胀”后,新冠疫情对于市场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扰动,尽管美国这次降息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宽松,但市场普遍解读为,更多是出于对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全球经济复苏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的“滞胀”。而在此之前,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出偏弱的运行状态,资本市场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波动性特征。
一般而言,美国“滞胀”会带动部分板块形成通胀,但是在滞胀时期,因低利率和低市盈率的特点,市场估值水平整体偏低,在泡沫膨胀以及美联储不断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大类资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撤。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股市的整体走势分化明显,这与政策调整和通胀预期都是有关。但在当前时点,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判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因子,更多的是在短期之内引发市场反应。从欧美股市的表现来看,欧美股市的调整,和上一轮市场调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之后,它们在2022年甚至可能发生改变。
在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前,紧缩预期及通胀预期均已经引发市场明显调整,而在美联储释放的加息信号之后,可能市场更多的是预期交易。虽然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全年市场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在3月份的加息和随后的缩表信号之后,市场很难出现特别的剧烈波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