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创新高,已增长74一斤,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产量创新高,已增长74一斤,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海将种粮,助力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也正因为如此,粮食供给以保障供应为中心,将为应对大宗商品涨价压力,有效支持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

粮食种植

丰收带来丰收

粮价上涨将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随着各方面政策频出,农业农村部市场监测分析司司长李经纬介绍,我国2021年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小麦播种面积达到971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7300万亩,为历史上连续3年增长。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基本实现了从农业供给侧面临高库存的困境。

“农产品供应充足,粮价不具备大涨基础。”李经纬说,今年的粮食生产还处于充足的时期,粮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来源,粮食库存充裕,更需要粮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特别是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农产品都会面临供求失衡的局面。

中国也是农业大国,也是实现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强国,已成为未来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粮食总产量达1.26亿吨,同比增长约3%,其中玉米、小麦等三大主粮产量分别为1.26亿吨、1.35亿吨,占比分别为57%、24%。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潘秋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预计2021年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惜售情绪较高,种植积极性不强。预计秋粮种植面积同比下降,但种植效益仍然可观。”

“但短期内,我国粮食供应总体充足,市场供应形势好于去年。”潘秋生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玉米播种面积仍将保持增长,产量仍将保持增长。

国际农产品市场也是忧心。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中国正积极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中一号文件已将稻谷、小麦、玉米的种植目标分别从5300万吨、5300万吨、5400万吨、5100万吨做出相关安排。

《农业农村部》提出要“推动中国加快发展粮食作物。”陈克新表示,稻谷、小麦要稳步扩大面积,玉米种植要维持在合理水平。大豆要在“合理水平”内保持较好种植效益,水稻和大豆要保持稳定增产。

此外,东北也在着力“防稻飞虱”。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