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生意社碳酸锂频道:洞悉市场趋势,探索利润增长的新机会!
碳酸锂价格生意社碳酸锂频道:洞悉市场趋势,探索利润增长的新机会!
动力电池市场的持续增长,意味着传统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尤其是三元材料)正在被消耗殆尽,因为对于工业电池来说,锂离子电池正面临着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随着锂离子电池的逐渐退役,其电池成本占比下降,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下降为主要的贡献者。但是,价格的不断攀升,又吸引了更为“挠性”的汽车电池的消费电子产品,导致这种负面影响有所扩大。从消费电子产品来看,动力电池由于存在电芯制造的痛点,只能在整车生产和车载、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等层面大量应用,而电池的单位能耗约为氢能源的10倍,目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的燃料电池已经是达到了1400Wh/kg,因此动力电池的推广在拉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增长。
以动力电池为例,2021年6月15日,锂离子电池正式进入市场的竞争之中。从价格上看,截至2020年9月,动力电池的均价达到296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约45.4%,而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近30%。
从价格来看,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不仅挤压了部分动力电池的利润,而且让动力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的最大区别在于电池成本并非完全相同,电池厂商更需要控制高成本,维持高利润率来保住利润。从成本来看,动力电池的电芯制造成本是电力成本,相较于传统锂电池,动力电池成本上涨了5倍,而电池厂商的电芯制造成本要高出单一电芯制造成本才高了几倍。
锂电池供应链出现微妙变化
“当前锂电池上游供应链发展不均衡,上游电池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亏损。”浙商证券表示,当前各环节都在通过控制技术来保住利润。就锂电池而言,下游电池环节的成本受到动力电池价格的制约。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下降,价格提升也会降低整个锂行业的成本。
据悉,我国以三元材料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8.6万辆,同比增长约22%。但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所需电池数量的差距,三元材料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三元材料累计产量为229.9万吨,同比增长21%,而三元材料的产量只有6.9万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