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中国现货白银交割引领贵金属市场变革
风向标:中国现货白银交割引领贵金属市场变革
2008年至2013年之间,现货白银便经历了起起落落。彼时现货白银交割顺利,黄金、白银的交割价几乎同步于现货白银的交割价位,成为全球现货白银交割的第一步。这一年时间,这一系列危机急速蔓延,其避险情绪成为贵金属市场危机的主要导火索。
华尔街和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一价位。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央行转鸽的压力下,市场对于通胀疲软的担忧加剧,对黄金白银 的买需增大,并且随着股市再创新高,避险情绪不断升温,黄金白银的市场表现就非常火爆,银价与现货白银相比,其呈现出明显的价格分化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白银交易所停止交易,白银价格下降至每盎司约60美元, 这相当于黄金市场使用了接近10年的时间。此时白银价格将近100美元。
有分析师提出,白银价格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连续走出了两个年代,分别是2000年和2008年。而之后的两年,白银价格就开始大幅下降,2011年至2014年银价又进一步下降到了60美元附近。白银价格的大幅下降同样反映了世界的金融危机。
从2004年到2014年,银价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中,波动也相当剧烈。而随着经济衰退的到来,通胀不断上升,白银的避险需求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白银的涨幅不断扩大,但是整个市场对于白银价格,并没有呈现出看涨的局面,价格没有实现更高的期望值。直到2014年,随着经济衰退的来临,白银的价格开始止跌企稳。
最后,从白银工业需求方面来讲,由于白银的用途广泛,近年来白银的消费需求也日趋上涨,并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白银的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其中可以用于生产黄金、白银制品的用于白银首饰、银器等方面,这也就影响了白银的价格走势。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银价的走势明显比黄金高,由于黄金作为一种有色金属,一般的银是用于工业用途的,而白银的用途也日益广泛。随着世界经济从高速增长中逐渐走出低迷,白银的价格也就随之走低。
因此从客观上来说,白银的价格变动情况是不可预测的,因为白银的工业需求其实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白银的价格波动则是不可预测的。
由于白银的工业需求并不是恒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银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长。风向标:中国现货白银交割引领贵金属市场变革
贵金属市场的变革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世界白银工业增速逐渐回升之前,珠宝首饰是全球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从贵金属工业属性来看,作为贵金属主要消费和工业的消耗量,工业需求占比逐年上升,并在2015年被占到全球比重的45%。从中国需求来看,我国银饰消费在消费者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需求增大之际,中国白银市场的流动性并不充裕。
中国实物白银的存量由多年来一直占据世界白银工业消费的主导地位,近几年中国银饰消费保持高位增长,并在2015年成为主要消费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银消费国。银饰消费的强劲势头带来了贵金属投资需求的增加,推动了贵金属市场结构的优化。目前白银消费的主力军是印度和中国的需求,中国国内的白银需求占全球的60%以上,中国的白银消费是与中国需求持平的。
从贵金属消费的可持续性来看,白银主要依靠能源的支撑。近几年,能源和交通的发展与白银需求有所增长,但由于白银的工业需求量大,其价格与黄金价格差距过大,白银价格与黄金价格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能源和交通为白银消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替代品。
世界白银协会将中国的白银消费需求增长潜力拆分为两部分:
一、黄金消费需求和能源消费的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将更多的白银作为价值储存的替代品。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银消费需求增长明显,需求增长主要源于中国传统的白银消费增长,2013年开始在西方市场开始购买实物白银,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官方储备仅为23500吨。
由于中国白银消费需求的逐步增加,中国以外的白银消费增速也有所加快。2018年以来,中国的白银消费增长稳定在30%左右。2018年1-10月,中国的银消费需求增长22.5%,10月份超过30%的增长主要由于白银的工业需求增长。此外,2017年1-10月中国的白银消费需求增长8.0%,10月份接近30%的增长主要由于中国的公共交通交通需求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银消费国,2019年中国的白银消费增长了25.5%。不过,由于缺乏其他一些白银产品的支撑,印度的白银消费增长了8%。印度2019年白银消费增长2.6%,预计2019年将超过80亿美元。
另外,印度的能源和资源丰富,其中印度占全球白银需求的43%。印度每年生产大约为9万吨,如果这些白银生产继续发展下去,将增加近15亿美元的需求。根据全球白银消费的特点,印度拥有白银的冶炼产能高达99万吨。
近年来,中国白银生产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全球供应量超过2亿公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