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持仓大解析:行业巨头的策略与动向曝光!

豆粕持仓大解析:行业巨头的策略与动向曝光!

豆粕持仓大解析:行业巨头的策略与动向曝光!

供应概况:中国首富、二季度末前达到万亿级别的豆粕供应格局正在明朗,贸易商及下游需求小幅回暖的态势基本确立,市场对大豆及替代品的需求旺盛,同时压榨利润亦创下近年来的新高,未来对豆粕的需求仍然旺盛,因需求的增加有利于饲料养殖户去库存。美国农业部公布的5月份全球最大的私人出口商品出口商品(FAPA)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15%,之前的预估为增长8%,今年因为疫情等因素,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从库存数据来看,目前巴西大豆库存也低于去年同期,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其次是阿根廷、美国和巴西,均处于干旱,阿根廷的大豆已经开始播种,新作大豆的供给也在稳步增加。

替代品方面,美豆近期的现货价格在此支撑下,走出明显的反弹行情,7月合约更是一举突破了2000美分/蒲式耳的重要心理关口,随着南美的大豆播种,南美大豆供应的增加对短期价格的压制也将逐渐消退,近期豆粕现货价格延续强势。而在粕类出现企稳迹象的时候,菜粕、玉米等价格有望跟随生猪价格上涨,带动养殖利润的修复,进一步带动粕类的需求。国内水产养殖正处于旺季,菜粕的消费较为旺盛。而受禽流感影响,国内水产饲料对菜粕的消耗将增多,这也将会对菜粕的价格产生重要的提振作用。

总之,目前豆粕与菜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市场预期,因此即使上涨幅度较大,空间也相对有限,并且价格仍有望维持强势,随着美豆价格的不断上涨,将带动菜粕的价格走强。

不过,从目前的基本面情况来看,豆粕后期仍将维持强势,并且能够突破2500美分/蒲式耳关口,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因为天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美国的大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

我们知道每年的第四季度,我国的大豆都是进口的,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大豆,而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大约是35万吨左右。而中国每年的大豆产量是8000万吨,因此,我国每年进口的大豆主要是来自于美国的大豆,而美国大豆的产量通常高于我国,所以,从目前的全球范围来看,大豆供给是充足的,这就意味着,美豆的价格上涨空间将有利于我国。

个人认为,豆粕和菜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依然有着较强的联动性。

菜粕是水产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较强的主要成分。豆粕持仓大解析:行业巨头的策略与动向曝光!USDA报告预计2017/2018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将增长7.7%,这是美国农业部确定2018/2019年度美豆播种面积的预估数字,而国内方面的粕类供给面仍然呈现偏紧局面,其中菜粕和DDGS进口均较为稳定,因而预计后期豆粕和菜粕供应依旧偏紧,我们认为这对豆粕而言,市场承压,我们认为豆粕下跌空间有限,建议趋势空单持有。

豆粕持仓大解析:2016年一季度,因美豆走低及美豆出口需求强劲,国际大豆及豆粕大幅走高,加上我国市场对美豆进口需求强劲,国内豆粕价格受成本支撑而上行,进而支撑了豆粕价格走高。但是在油粕方面,美豆价格冲高后回落,以及近期粕类供给偏紧及后期需求偏弱的预期使得豆粕与DDGS价差回落至历史低位,饲料厂更愿意使用豆粕作为饲料原料,使得豆粕库存偏高,油厂更倾向于豆粕进行豆粕替代。因此预计后期豆粕现货市场将维持弱势,豆粕价格反弹空间受限。

在豆粕方面,受美豆走强及我国进口大豆持续增加的利空影响,近几个月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不断回落,豆粕性价比下降,成本端对于豆粕价格的支撑作用不断减弱,目前仍然处于豆粕弱势行情中。不过在原油高位的背景下,饲料厂的开工率以及豆粕需求偏弱,豆粕供应偏紧,限制豆粕价格反弹空间。

(三)现货行情展望:豆粕短期反弹趋弱

受国内需求走弱以及部分油厂开机率下降的影响,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也有所下滑。上周五华北地区价格小幅上调,东北地区报价6180,这为现货报价下跌提供了空间。

4月上旬国内油厂开机率为65.83%,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65.34%。其中华北地区的开机率为53%,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64.94%。由于大豆到港量较多,上周油厂大豆压榨量为151.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9.04%,较去年同期的149.67万吨增加3.78%。

不过,华北地区的大豆到港量也较少,上周日均压榨量为64.35万吨,较前一周的54.21万吨减少5.79%。油厂的开机率为65.85%,较前一周的66.08%减少4.68%。

上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沿海地区工厂报价窄幅下调。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