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远期利率协议结算:探索金融市场新趋势

解读远期利率协议结算:探索金融市场新趋势

解读远期利率协议结算:探索金融市场新趋势

“以前在实践中,我们实施了很多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南华期货研究发展部宏观研究员周之云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步伐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实际利率定价,将符合现有市场竞争格局的利率体系,建立起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信用类债券市场为核心的基准,实现金融市场整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开放,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市场化的政策和保障。

“对于金融市场中那些最容易被接受的这种组合模式,我们既要积极参与也要‘跨期’管理,更要追求收益。”上述上述瑞银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肖磊表示,这是因为这些组合模式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

中航证券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刘震在会上表示,但也不能片面夸大这些差别。“一方面,这些组合模式有利于实体经济,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周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这些组合模式可以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交易者和风险管理的机制,有效降低整个市场的运行风险,为实体经济服务。”

据他介绍,一些差异化的市场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为中小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品种创新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18年11月1日起,银保监会开始研究修改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六项标准。

但是,这只是和新标准的简化、改变相适配的基础条件。肖磊表示,新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六项标准只是其筛选的前提。

监管部门既要采取有效监管手段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将标准标准化、市场化的银行产品纳入相应的监管范围,另外还要加强监管和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有力推动新标准的落地,对保险经纪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都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一些创新的产品,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比如说,‘保险+期货’模式,就是将所养的猪成了标准化猪,将猪作为抵押,保险公司可以买入相关的资产进行抵押,交易保险产品,即给生猪提供风险保障。”肖磊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保险行业正在从最底层做起,可以发挥出行业优势,和大家的配合。

近年来,保险业发展速度放缓,效率不足,部分保险公司开始发力。解读远期利率协议结算:探索金融市场新趋势

201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开展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适时择机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推动利率互换、利率远期等金融产品创新,稳步扩大‘利率互换’业务品种和规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19年8月2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召开2018年第16届理事会第23次会员大会。中金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姜岩在大会上介绍了中金所2018年12月推出的股指期权品种。在该大会上,中金所副总经理王凤海强调,“发展金融期货要坚持稳起步,研究推出更多交易品种,支持银行更多运用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中金所还制定了股票期权合约和期货期权产品的规则,及相关监管措施,积极研究推出更多金融期货产品,支持银行更多运用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

姜岩介绍说,近年来,中金所积极引导期货公司、信托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交易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中金所自成立以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大局,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系列期货品种系列、指数类和期现货市场服务功能发挥良好的业务规则,以满足实体企业精细化风险管理需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中金所已经逐步构建起从场内期货、期权到场外期权的衍生品交易市场体系,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现货企业及产业客户积极参与,为促进期市有机结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目前,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已经实现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他们在投教上积极响应,逐步打破了传统经纪业务的单一依赖,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投资管理模式,帮助实体企业规避风险,改善经营业绩。目前,已有15家期货公司陆续开展了本期股指期权交易,其中,上市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股指期权。截至4月底,期货公司在交易所衍生品部、期货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多个部门之间,已有5家,期货公司已在全国各营业部均有营业网点。

从近年来期货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期货公司经过一轮“引进来”,在服务实体企业方面均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